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名詞解釋Ch8~Ch16

CH8 16

Ch8

anterograde amnesia前行性失憶(ch8 p.281):對腦傷病人從失憶症患者方面觀察。失憶症有兩種不同的症狀,前行性失憶是指患者無法記住新的經驗,但是能記住腦傷前的事情,能記住自己是誰、家裡地址和電話、舊有的歷史和知識等等,也和一般人一樣,能將剛查到的電話號碼記住一段時間,而且只要繼續複誦就能保存住訊息。然而,任何訊息一旦停止複誦,記憶便會在很短時間內消失。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中央處理器(ch.08 p283)是電腦的主要裝置之一。其功能主要是解釋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的資料,掌控所有訊息進進出出的秩序。

control process控制歷程(ch8 p.284):假想人類記憶系統的組織和系統流程有如電腦中的CPU(中央處理器),掌握所有這些訊息進進出出的秩序。

context-dependent情境依賴(ch8 p.297):收錄特殊性原則密切相關的就是情境依賴。舉例來說,也許你已忘掉小學時候的大部分往事,但是只要再回到當年的校園,四處走走,立刻就會往事歷歷,通通浮上心頭。由此可見,記憶的提取依賴整個環境,而非個別的訊息。

constructive memory建構式記憶(ch8 p.302):我們可能對某些事已經失去記憶,然而,我們卻可以透過推理的方式去重建它,這樣的記憶稱為建構式記憶。

content addressable 可按內容定址的( ch8 p.299 ):一種網狀記憶貯存結構的特點,訊息是按照本身的內容所貯存,可按內容定址的意思是,可以根據訊息的內容(譬如說,它是哪一類動物)去搜尋它。

cognitive economy認知上的經濟(ch8 p.299):語意記憶網的特點之一,許多共同的訊息不必重複地貯存,只要貯存在一個地方就能夠透過網路的聯結來共用。例如,不必針對每種動物反覆貯存,只要在「動物」這個概念的地方貯存訊息就可以了,因此在如此方便省事的記憶過程中,形成了認知上的經濟。

我們擁有關於類別的知識可以一體適用於該類別的所有個例。譬如說,假如我們知道「瑪爾濟斯是白色的小型狗」,那麼當聽人家說,「張家的來福是瑪爾濟斯犬」時,即使我們沒有看過來福,也可以確定那是一條「白色小型狗」。這點使我們可以根據既有的知識去推測未知的狀況,或根據部分的知識去推知更多的知識,當我們完成分類的工作,整套關於該類別的知識便都可以派上用場,這樣一種以簡御繁的方式,稱為認知上的經濟。

connectionism 聯結論( ch8 p.284 ):將人腦想像成系列處理電腦(各種運算必須排成系列、依序處理的電腦)的想法,提出許多質疑。聯結論者主張,人腦比較像是一部平行處理電腦,這種電腦訊息處理模式非常不同於系列電腦,而是採取一種稱為平行分散處理的模式。

declarative knowledge 陳述性知識(ch8 p.294):與程序性知識相對的是命題性知識,或陳述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係指對事實性資料的記憶,我們腦中保有許多這類命題或陳述,構成一個龐大的知識庫,以供我們日常生活及工作所需。

chunking組集(ch8 p.289):將訊息串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資訊的集合體。

distractor task分心作業(ch8 p.276)(實驗中,當綠燈亮起,受試者會聽到實驗者說出三個子音字母,後面接著一個數字,例如DCB743,受試者必須馬上複誦那個數字,並按照節拍以該數字為起點反覆作減3的作頁─743740737734…,直到紅燈亮起。這時候,受試者應即說出原先聽到的那三個子音字母)

實驗中,受試者所作的倒數減三動作即是一個分心作業,可用來防止受試者再記一的保存期間進行複誦。

echoic memory回音記憶(ch8 p.284):為暫存於感覺系統的記憶,感覺記憶系統的功能只是暫時保存訊息,以便等待送進短期記憶系統作近一步的處理。回聲記憶是發生在聽覺器官上的訊息保留。例如請人朗誦一段數字,然後突然停止,請受試者重複最後四個數字。為了試圖找到答案的問題,必須“重放”回自己號碼的聲音在心中。

electrical stimulation methods電刺激法(ch8 p.277):除了用外科手術破壞大腦的特定區域外,另一個常用的生理心理學實驗技術是,用微弱的電流刺激大腦的特定部位,看看它能引發怎樣的記憶反應。假如腦部某個部位受電刺激的結果,通長會引發某類的反應,我們便可以推測該部位和哪類事物的記憶有關。與外科手術的不同點在於,電刺激法也偶爾能用於人類。例如,大腦外科手術時,機於手術需要,醫師常會載破壞腦組織前給予電刺激,以便確定外科手術傷害的部位與哪些心智功能有關。

encoding收錄(ch8 p.268):將外界不同管道的刺激變成適合心智運作的符號。

elaborative rehearsal精緻性複誦(ch8 p.282):相對於維持性複誦,是跟已知的事物或概念產生關聯(因對它有更多的了解),有助於記憶的增進。

episodic memory system情結記憶系統(ch8 p.294):貯存個人經歷、我們經歷過的各種事件,因此保有我們一生經歷中的許多點點滴滴。

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收錄特殊性原則(ch8 p.297):不只是互有關聯的訊息能夠成為彼此的線索,那些同時收錄的訊息也能互為線索。例如:名字和長相,這些訊息之所以能夠互為線索,是因為他們通常都是同時收錄的。同時收錄的訊息在作為線索方面有著特殊地位─比起其他的收錄更有效,稱為收錄特殊性原則。

iconic memory影像記憶(ch8 p.284):為暫存於感覺系統的記憶,感覺記憶系統的功能只是暫時保存訊息,以便等待送進短期記憶系統作近一步的處理。研究數據顯示,當受試者用很短的時間(譬如說,100毫秒)看一排字母,然後將看到的字母報告出來時,平均大約能報告45個字母。Sperling推測,受試者知所以只能報告這麼少的字母,不是因為這麼短的時間只能看到這麼幾個字母,而是因為受試者無法記住所有他看到的字母,直到完成報告。感覺記憶系統的容量應該很大,至少目前的實驗技術上未能找出它的上限,但就記憶保存時間來說,感覺記憶的保存時間很短,影像記憶的保存時間通常不長於一秒。

immediate memory span即時記憶廣度(ch8 p.288):心理學家對短期記憶的容量有各種不同的估計。記憶廣度包含看一遍(或聽一遍)能夠存進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訊息量。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訊息處理論(ch8 p.283)

訊息在不同記憶系統中進行轉移的同時,也進行轉錄─從某種型態的心理表徵轉變成另一種型態。Ex.看見一篇文章,訊息從視覺系統進來,暫存於感覺記憶系統(影像記憶系統)中,以含有視覺特性的密碼保存;接著,讀出一個個的字,在默念的同時,訊息被轉錄成具有聽覺特徵的密碼;再接著,進一步了解每個字的意義,並對整句話有了解,此時訊息已被轉錄成與意義有關的密碼型態,可在長期記憶系統中作長久保存了。

根據此理論,人的大腦猶如電腦,訊息經鍵盤或其他裝置輸入後,經過處理被送到記憶體或磁碟中去貯存,於必要時,再從這些「記憶裝置」提出來運用。

interference theory干擾論(ch8 p.292):會影響記憶的「時間中發生的事」,主要是記憶活動─由於記憶歷程隨時隨地在發生,以致於影響到保存在記憶系統中的記憶,此即為干擾論。

levels-of-processing model處理水準論(ch8 p.283):主張精緻性複誦之所以有助於記憶,是因為這種複誦加深了訊息處理的深度。根據這個理論,對訊息作越多的組織、關聯的工作,越能讓新進來的訊息和已知知識產生關聯,成為有組織的資訊,對它的處理深度越深,相對的記憶也越持久。

long-term memory,LTM長期記憶(ch8 p.279):記憶長期貯存的場所,為通常所說的「記憶」所指,不論是背書所得或歷歷往事,都是貯存在長期記憶系統。記憶系統的研究相當複雜,衍生了許多相關概念使研究者逐漸了解比當初想像得複雜許多。

lesion methods腦部損傷法(ch8 p.277):為了要研究大腦的記憶功能,研究者不得不試著去破壞大腦的各個區域,然後觀察這個損傷對記憶就竟造成什麼影響,以便推測該區域在記憶上所扮演的角色。這樣的實驗僅能以動物為對象,晚近的技術發展已經能讓研究者不去破壞大腦特定區域,而是以暫時麻痺或阻斷它的生化反應的方式來操作。

mental representation 心理表徵(ch8 p.268):所有的心理歷程皆在符號上做功夫,由如電腦之於電磁符號一般。所有外在世界的事物,在我們心理都有相應的符號來代表他們。即便是抽象的觀念,如「能量」、「烏托邦」,在心裡頭也有相對應的符號。我們心中整個「知識系統」都是以符號建構起來的,這些擺在心理的符號稱為心理表徵。

medial temporal-lobe大腦顳葉內側(ch8 p.277):大腦顳葉內側與記憶有很大的關係,但是訊息的收錄與提取卻分別由顳葉內側的不同區域負責。杏仁核(amygdala)在引起情緒反應的個人事件記憶上居於關鍵地位,海馬迴(hippocampus)所擁有的記憶機制也極早受到研究人員得注意。

method of free recall自由回憶法(ch8 p.273):不要求受試者「按順序」回憶,容許他想起什麼就報告什麼。自由回憶法在確定遺忘的速率、了解影響記憶的因素、探討記憶系統的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

method of relearning再學習法(ch8 p.272):用同一種記憶材料(列表)讓受試者記住、遺忘、再記,然後比較前後兩次學習所需的嘗試次,測出記憶的保留狀況。

memory code記憶密碼(ch8 p.279):為某種型態的心理表徵,不同的密碼就像不同的語言,與遺忘機制、記憶容量同屬記憶系統研究中所需入手的層面,藉以探討不同的記憶系統,明瞭其特性。

maintenance rehearsal維持性複誦(ch8 p.283):單純的重複某些訊息,延長訊息在短期記憶中的保存時間。

memory load記憶負荷(ch8 p.287):讓受試者記住一串數字,由於隨後要他們報告出這串數字,因此這串數字必然長駐於受試者的工作記憶中,此為記憶負荷合。

mirror drawing鏡描(ch8 p.295):透過鏡像引導,在桌上描繪圖案的作業。由於鏡向是前後左右顛倒的,因此需要相當的練習才會熟練。在這個作業中,失憶症患者H.M卻像正常人一樣進步,但是他卻聲稱自己從未練習過鏡描。案例顯示,雖然H.M的情結記憶系統受損,但來保存鏡描技術的程序記憶卻保持完好。因此,程序記憶系統應該是個獨立的系統。

memory chunks記憶組集(ch8 p.289):將訊息串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資訊的集合體,例如一個字、一個片語,乃至於一個完整的句子。透過組及記憶材料的方式,大量地增大短期記憶系統得記憶容量,不論大人或小孩都能透過對組集技巧的掌握而改善記憶能力。

node概念結點(ch8 p.300):語意記憶系統的資料結構中,與各種概念有強烈連結和關連之網絡位置。

nonsense syllable無意義音節(ch8 p.271):可作為記憶實驗的材料。無意義音節是由三個字母構成的「子音-母音-子音」系列,譬如CIKLEB等。用這樣的材料來做記憶實驗,便可以保證受試者在參加實驗之前,對之全無記憶。

natural experiment自然實驗(ch8 p.277):各種實驗狀況是意外發生的,或是自然因素促成的,其數據卻可以向人為的實驗一樣地分析。自然實驗就如同上帝在做實驗,然後由科學家幫祂分析數據。例如:意外事故造成不同部位的腦傷、為了治療目的而對大腦進行局部外科切除、酒精或疾病對腦部的長期傷害等等。

primacy effect初位效果(ch8 p.281):在自由回憶的情況下,列表中開頭的幾個項目記憶率特別高,而中間的項目記憶律較差,其開頭的位置對記憶造成有利的影響,稱為初位效果。

Paired-associate learning配對學習(ch8 p.273):將列表的內容配成一對一對的,如RUC-KEQDOP-SIW,實驗者呈現RUC,受試者必須說出KEQ,依次類推,這個方法稱為配對學習,可以用來研究受試者如何記住兩項目之間的聯結關係。

proactive interference前向干擾;順向干擾(ch8 p.292):先前的記憶干擾了新獲得的記憶。遺忘的速度之所以這麼快,主要不是因為記憶痕跡隨著時間快速衰退。Keppel&Underwood的實驗足以證明,他們讓受試者作Brown-Peterson的倒數三作業,結果顯示,越是後面的嘗試,受試者表現的記憶就越差,遺忘就越快,這個現象顯然只能歸因於前面的經驗。遺忘是由於越記越多所造成的,這就是所謂的前向干擾。前後的記憶越相似,干擾也就越大。

procedural knowledge程序性知識(ch8 p.294):譬如說,我們讀書時都不能察覺從眼球視網膜接受刺激到大腦完成理解的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正因如此,如果試著將書本顛倒過來讀,你會發現這樣讀雖然很困難,卻也能多少讀一點,只是你不知道怎麼辦到的。如果繼續這樣讀,幾天之後你會發現不但能認出越來越多的字,也越讀越快。你已經獲得怎樣倒著看書的知識,只是它是內隱性的知識。這種知識是關於「倒著閱讀」的內在程序是怎樣一種程序的知識,因此稱為程序性知識。

procedural memory程序記憶(ch8 p.294):譬如說,我們讀書時都不能察覺從眼球視網膜接受刺激到大腦完成理解的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正因如此,如果試著將書本顛倒過來讀,你會發現這樣讀雖然很困難,卻也能多少讀一點,只是你不知道怎麼辦到的。如果繼續這樣讀,幾天之後你會發現不但能認出越來越多的字,也越讀越快。你已經獲得怎樣倒著看書的知識,只是它是內隱性的知識。對於這種知識的記憶,稱為程序記憶。

propositional knowledge命題性知識;陳述性知識(ch8 p.294):「三加二等於五」是一個運算結果的命題;「天祥是美麗的風景區」是關於天祥這地方的命題;「桌上有五顆蘋果」「花蓮在台灣東部」則是桌上狀況與花蓮位置的陳數。我們腦中有許多的這類命題或陳述,構成一個龐大的知識庫,以供我們日常生活及工作所需。這些知識可能就是人與動物的差異所在。

partial report部分報告(ch8 p.285):這類實驗要求受者在刺激消失後,將他看到的所有字母全部報告出來。然而這個報告可能要花好幾秒時間,因此,除非訊息已轉移到短期記憶系統中保存,否則要完整的將所見全部報告出來是不可能的。部分報告的技術是,將字母分成三行呈現給受試者,然後再刺激消失時放出一個聲音,若出現高音調則受試者必須報告上面一行,若是中音調則報告中間一行,很顯然Sperling的實驗是在對受試者看到的字母進行「抽樣調查」。

postevent information事件後訊息(ch8 p.303):我們記憶中常常有真實與虛幻的雙重成份,我們會將新近聽到的訊息編進舊的記憶裡,造成「改編」的記憶效果,即為事件後訊息的誤導。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後向干擾;逆向干擾(ch8 p.292):新的記憶回過頭去干擾了舊的記憶。記完列表後去進行日常活動的一組受試者,由於無法避免在這些活動中頻繁的記憶活動,以致於不斷的有新進來的記憶干擾了對原先列表的記憶,從而比睡覺的一組忘得多。

retrieval failure提取失敗(ch8 p.297):在沒有提取線索的情況下,一些看起來已被「遺忘」的項目,其實還保留在記憶系統中,並未消失。這種遺忘的成因並非單單是記憶痕跡的衰變或干擾,而有可能是在提取的過程中失敗了。

retrieval cue提取線索(ch8 p.296):任何訊息要能成為提取的線索,其要件為:必須與和要提取的資訊有某種關聯。龐大記憶系統中所面臨的問題有如要從一個堆滿雜七雜八物品的大倉庫中找出想要的東西。許多的實驗顯示,只要有適當的提取線索,許多原先想不起來得項目都能被再回憶出來,更加容易提取情結記憶系統中的記憶。

recoding轉錄(ch8 p.268):將各種心理表徵譬如眼睛、耳朵等不同感官收錄,依不同的處理或貯存記憶的需要,讓他們改變型態。如:讀報紙給視力不良的老先生聽,此即為將文字符號轉錄為語音符號的工作。

recall method回憶法(ch8 p.273):包括自由回憶、配對學習、系列學習,根據受試者所能報告出來的項目多寡,去決定保存記憶系統中的記憶量。然而,回憶法對記憶量的測量,顯然傾向於低估,因為想不起來並非代表對此記憶已經完全消失。

recognition method再認法(ch8 p.273):先讓受試者記住一個列表,經過一段時間後,給受試者一張新的列表,其中,有一部分項目(一半或三分之一)是原先列表所有的,要受試者指認出來。平常考卷中的選擇題,就是使用再認法來測量學生對書本的記憶。

retention interval 保存時距(ch8 p.276)(實驗中,當綠燈亮起,受試者會聽到實驗者說出三個子音字母,後面接著一個數字,例如DCB743,受試者必須馬上複誦那個數字,並按照節拍以該數字為起點反覆作減3的作頁─743740737734…,直到紅燈亮起。這時候,受試者應即說出原先聽到的那三個子音字母)

保存時距是指從實驗者唸出三個字母到紅燈亮起的時間間距,使知介於318秒之間,目的是想知道隨著保存時距的增長,記憶會以怎樣的速率遺忘。

retrieval failure提取失敗(ch8 p.269):遺忘並不都是在貯存記憶的程序上出了問題。收錄上的錯誤或是提取失敗也都是可能的原因,提取失敗尤是重要的因素。例如「背了半天,考試時卻什麼也想不起來」,事實上,很有可能只是一時想不起來,並不是真的忘了,此即為提取失敗。

recency effect新近效果(ch8 p.281):在自由回憶的情況下,列表中結尾的幾個項目記憶率特別高,而中間的項目記憶律較差,其結尾的位置對記憶造成有利的影響,稱為新近效果。

retrograde amnesia逆行性失憶(ch8 p.281):對腦傷病人從失憶症患者方面觀察。失憶症有兩種不同的症狀,逆行性失憶症是指患者無法想起腦傷之前的舊記憶。

serial position effect系列位置效果(ch8 p.280):用自由回憶法測量受試者對列表的記憶,將記憶列表中各項目的回憶率(縱軸),依其在表中的位置(橫軸)排列,所得的回憶曲線稱為系列位置曲線。由圖可看出系列位置曲線的特色在於,曲線的兩端高起,中間低陷。換句話說,在自由回憶的情況下,列表中開頭與結尾的幾個項目記憶率特別高,中間項目的記憶率則較差。而這種項目位置(開頭與結尾有利記憶)對記憶的影響,稱為系列位置效果。

sensory memory system感覺記憶系統(ch8 p.282):除了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系統的劃分外,還有一個比較沒有爭議的次系統─感覺記憶系統。感覺記憶系統是指外界的訊息進入感覺系統(視覺、聽覺、嗅覺等等)後,感覺系統會將它們作極短暫(幾分之一秒)的保留,以便於進一步的處理(解讀或辨認)。從「記憶就是漿訊息保留一段時間」的定義來看,這種發生於感覺系統的歷程也是記憶歷程。

symbol-manipulating符號操作系統(ch8 p.268):一個手勢、一段悲傷的鏡頭、一個分數,這些都是訊息,我們生活在訊息中,深受到訊息的影響。手勢是個符號,電視畫面、分數也都是符號,各自代表某些事物。這些符號讓我們認知了各種事物,並在這個認知的基礎上,整合更多訊息,包括貯存在記憶中的相關訊息,然後做出反應。舉例來說,當你看到了一個朋友,他的形體面貌以光波得型態輸入你的視覺系統,然後轉變成電流信號,輸入你的大腦視覺中樞,再經過複雜的訊息處哩,於是你認出你的好朋友;並由於更多的處理訊息,你產生了快樂、有話要說等等反應。

saving method節省法(ch8 p.271)Ebbinghaus發明一種比較敏感的記憶測量法:給予受試者一個無意義音節的列表(清單),讓受試者一次又一次地依序記下來,直到完全記住為止。接著,過了一段預定的時間(24小時)後,受試者再次記這張列表。自然,第一次記憶保留得越多,第二次能節省的背誦次數也會越多。節省次數佔原背誦次數的百分比(稱為節省分數),可用來表示記憶的保存量。

short-term memory,STM短期記憶(ch8 p.279):訊息的暫存場所,以便記憶進一步的處理或長期貯存。而跟朋友談話時,卻頻頻使用短期記憶系統(暫時記住雙方剛剛講過的幾句話)

serial learning系列學習(ch8 p.273):在Ebbinghaus的實驗中,每次的學習都是依序背誦的,也就是說,先背列表的第一個無意義音節,再背第二個,直到能完全照順序背出整個列表為止。實驗上,我們可以先要受試者背出列表的第一項,接者給予正確答案,再要他背出第二項,再給第二項的正確答案,依次類推,直到整個列表輪完,然後又從頭開始,反覆進行到受試者依序記下整個列表。這種實驗方式稱為系列學習。

serial position curve系列位置曲線(ch8 p.280):用自由回憶法測量受試者對列表的記憶,將記憶列表中各項目的回憶率(縱軸),依其在表中的位置(橫軸)排列,所得的回憶曲線稱為系列位置曲線。由圖可看出系列位置曲線的特色在於,曲線的兩端高起,中間低陷。換句話說,在自由回憶的情況下,列表中開頭與結尾的幾個項目記憶率特別高,中間項目的記憶率則較差。

state-dependent狀態依賴(ch8 p.298):外在情境可作為提取的線索,按照同樣地道理推想,收錄時的內在身心狀況應該也能成為提取的有效線索。例如:再愉悅的心情下容易想起快樂的往事、不愉快時容易想起不愉快的往事。

sentence verification 語句確認作業(ch8 p.287):確認一段句子是否正確結果顯示,需要記住的數字越長,語句確認作業的反應越慢。換句話說,執行語句確認的心智機構和暫時保存訊息得記憶機構,應該如同工作記憶理論所設想的,是同一個機構兩個部門,才會互相干擾。

semantic memory network語意記憶網(ch8 p.299):能夠將各種概念組織成一個相互聯結得網狀結構。其特點有:一、訊息按照內容貯存,可依據訊息的內容去搜尋它。二、訊息也貯存在概念的聯結關係中。三、許多共同的訊息不必重複地貯存,只要貯存在一個地方就能夠透過網路的聯結來共用。

syllogism三段論式(ch8 p.301):語意記憶的網絡理論有一個重要的理論意涵,當我們搜尋的時候同時也在作推哩,典型的推理即為三段論式,藉由大前題、小前題,最後則是結論來表達。

serial processing computer系列處理電腦(ch8 p.284):各種運送必須排程系列、依序處理的電腦。

semantic memory system語意記憶系統(ch8 p.294):貯存一般性知識、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知識,但不包含我們對特定事件的記憶。

theory of trace decay痕跡衰變論(ch8 p.269):常識上,我們以為,遺忘總是因為時日久遠,使得訊息在記憶系統中逐漸變模糊,就好像年代久遠的石碑,上頭的刻字慢慢地變得不可辨認一樣,這個看法就稱為痕跡衰變論。

Tip-of-the-tongue舌尖現象(ch8 p.270):在許多提取失敗的例子裡,當事人都有一種「明明快想出來了」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想用的字眼或語詞已經到了舌尖,但就是講不出來,因此稱這種現象為舌尖現象。研究顯示,雖然我們一時想不起某個字眼,但我們卻能知道這個字眼的某些特徵,那種「已經到了舌尖」的感覺是個相當可靠的指標,表示:我確定這個記憶還在那裡,遲早會找到它。

working memory工作記憶(ch8 p.288):工作記憶不只是個記憶系統,還包含了其他運作機制。不論做什麼工作─即便是與人談話,都需要一個暫時保存訊息的機制。當然,外來的訊息保存在短期記憶哩,用過之後可能即被丟棄,但也可能被轉存進長期記憶裡。因此短期記憶看起來就像訊息長期保存之前的中繼站。

Ch9

reaction time反應時間(ch9 p.315):反應時間分析技術的基本邏輯是:假設思考歷程可以拆解為幾個依序進行的步驟(或次歷程),每個步驟都有一段必要的處理時間,因此,完成思考所需的最短時間(亦即「反應時間」),是各步驟必要的訊息處理時間之總合。

the prototype view原型觀點(ch9 p.328):我們辨認事物(將事物歸類)時,能依恃得不是概念的定義,而是它的原型。我們所能作的是,將個例拿來和概念的原型比對,如果它們很相似,我們便認定它屬於該原型所代表的類別;如果它們不相似,它就不屬於那一類。

think aloud出聲思考(ch9 p.314):一種研究思考的方法,研究者對思考進行初步探索的最直接方式是,讓受試者一邊思考一邊報告他的思考內容與進程,此種方式即為出聲思考,其詳細記錄則稱為出聲思考謄本(think aloud protocal)

availability heuristic 可得性捷思法(ch9 p.345):捷思法是「理當如此」或「想當然爾」的思考方式。我們會根據記憶中存留的印象去做判斷,假如我們回想一下,發現我們曾經看過或聽過好多死亡車禍的案例,卻只聽過少數幾個死於心臟病的案例,我們將會判斷,死於車禍的人數較多。這樣的捷思法稱為可得性捷思法。假如我們「可得而知」的案例很多,便代表該事件的發生次數十分頻繁。

analogical reasoning類比推論(ch9 p.343):例如,房屋與政權的類比(不穩會垮),電流類比成水管裡的水流、人腦比成諸如電腦一般的「訊息處理機器」,這些類筆都曾對科學思考提供很大的助益。然而,類比推論指是一種歸納理論,缺乏足以檢驗其有效性的準據,因此常會導致錯誤的結論,而錯誤的根源則在於不當的類比。不幸的是,我們無法確定怎樣的類比是適當的。

belief bias 信念偏誤(ch.09 p.336):我們傾向於將符合既有信念的命題,視為邏輯上正確推論的結果,這種偏誤稱為信念偏誤。

basic level 基層(ch.09 p.332):基層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概念層級,Rosch與其同事發現,在分類的行為上其中一個層級擁有特別的優勢,即為基層。

category類別(ch.09 p.318):概念系統其實是個類別系統,我們心智千差萬別的事物分門別類,所得的就是概念系統。心理學上,「概念」這個詞大體等於類別這個詞,兩者常被混用。

complex concept 複合概念( ch9 p.327):譬如說,「寵物鼠」、「觀光果園」「家庭電影院」等等,這些複雜概念都是由兩個以上的簡單概念組合而成,假如我們腦中保有簡單概念的意義,這些複雜概念便很容易組合與了解─將組成複雜概念的簡單概念之界定特徵組合起來,就是複雜概念的界定特徵。

connectives 邏輯連接詞( ch9 p.340):與(and)、或(or)、若(if),以及否定語(negation),這些語詞的學習在兒童的語言發展上都出現得很早,這些現象或許只有假設人類有與生俱來的心智邏輯才講得通。

context effect 情境效果( ch9 p.327):範例觀點設想我們腦中保有從個例中抽取的原型,並依之將個例歸類。根據這樣的觀點,概念是動態的,全看你想起了哪些範例,在不同的情境下,你可能想起不同的範例,因而會有不一樣的反應,由於範例通常跟有相當高的族群相似性,任何個例跟原型相似,大約也就跟範例相似,因此根據範例所做的反應會與根據原型所做的反應相似。

complex concept複合概念(ch9 p.327):譬如說,「寵物鼠」、「觀光果園」、「家庭電影院」等等,這些複雜概念都是由兩個以上的簡單概念組合而成,假如我們腦中保有簡單概念的定義,這些複雜概念便很容易組成與了解─將組成複雜概念的簡單概念之界定特徵組合起來,就是複查概念的界定特徵。

confirmation bias肯定偏誤(ch9 p.338):一種傾向於尋找能肯定要檢驗的命題知偏差反應。只尋找足以肯定假說的證據,而忽略可用來否證假說的證據。

context effect情境效果(ch9 p.327)::範例觀點設想我們腦中保有從個例中抽取的原型,並依之將個例歸類。根據這樣的觀點,概念是動態的,全看你想起了哪些範例,在不同的情境下,你可能想起不同的範例,因而會有不一樣的反應,由於範例通常跟有相當高的族群相似性,任何個例跟原型相似,大約也就跟範例相似,因此根據範例所做的反應會與根據原型所做的反應相似。

deductive reasoning 演繹推理(ch9 p.333):演繹推理指得是從已知的命題推出有效的結論─不論這些已知的命題在事實上是真是假,假如已知的命題是真,則透過有效的推理推得的結論亦必為真。

deductively valid 演繹上有效的(ch9 p.333):推論規則被用來進行推論、引導推論歷程、控制相關的推論機制。假如推論所依循的規則是正確的演繹邏輯法則,這樣的推論便是演繹上有效的。

exemplar view範例觀點(ch9 p.327):設想我們腦中保有從個例中抽取的原型,並依之將個例歸類。這個觀點主張,當我們要決定某個個例是否屬於某個類別時,會從記憶中提取一或多個該類別的範例,並檢查個例與範例的相似度,假如相似度高,就認定該個例屬於該類別。

essentialism本質論(ch9 p.330):本質決定了物種歸屬,不因外表、行為的改變而改變其類別。本質也決定了與生俱來的形體特徵。比如說,「鳥」的本質讓鳥類有翅膀、卵生等等,因此,有沒有翅膀關係到「是不是鳥類」,會不會飛反倒不重要。兒童會將鴕鳥、企鵝視為鳥類,可能就是基於這樣的觀點。這種觀點即為本質論。

frame effect框架效果(ch9 p.350):實驗結果生動地闡明,陳述問題的語言會設定一個思考框架,使思考偏向某個特定的方向。因此,KahnemanTversky將這種語言思考所造成的影響稱為框架效果。

hypothesis testing假說檢定(ch9 p.321):假說檢定是個遠比嘗試錯誤效率高得多的方法。利用假說檢定的辦法,我們可以根據已知的少數幾個特例,形成假說,然後加以檢驗,再根據結果對假說進行修正。

heuristic捷思法(ch9 p.345):一般人在對不確定的事物進行推理時,並不像統計學家一般,有系統的收集資料,並做精緻而複雜的計算。理由當然是因為他們不具備統計學知識,或難以負荷那麼大量的計算工作。在這個情況下,日常的歸納推理依賴的是一些直接、簡便、有效率且通常可以獲得滿意結果的推理方法─稱為捷思法。捷思法是「理當如此」或「想當然爾」的思考方式。

illusory correlation錯覺相關(ch9 p.349):肯定偏誤的另一種表現為錯覺相關。當兩個變項被先入為主地認為有關係時,即使該兩個變項事實上是彼此無關的,也會被認為是相關的。譬如說,你可能聽人家說「喝茶的人都很長壽」,於是,你會注意到,許多長年喝茶的人都很長壽,然而,可能被忽略的是,事實上也有許多長年喝茶的人並不長壽,甚至早夭。這些現象的共同特徵都是,當事人依據既有的假說去搜尋足以肯定該假說的「證據」,因此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反例」。

law of parsimony吝嗇律(ch9 p.328):科學研究工作有一個準則,叫做吝嗇律。根據這個準則,假如兩個理論能解釋一樣多的現象,則假設較少、較簡單的理論是比較好的理論。

Law of large numbers大數法則(ch9 p.344):統計理論所描述的推理法則,是比較嚴謹的歸納推理法則,而它之所以嚴謹,正在於它為歸納推理提供許多原則上的限制。譬如說,我們不能僅由少量的觀察,便得出可靠的結論。「觀察的數量越大,結論越可靠。」這個原則稱為大數法則。

mental logic心智邏輯(ch9 p.335):或稱天然邏輯系統,換句話說,我們不必學邏輯課,就有某種程度的演繹推理能力,有一套心智邏輯可供應用。

matching bias 相稱偏誤(ch9 p.338):受試者並非依據演繹邏輯做反應,而是看哪些卡片(Wason選擇作業使用的實驗材料)與要檢驗的命題內容相稱。

overextension過度延伸:類化反應,例如辨別學習時,小孩稱所有四條腿、有毛、會跑來跑去的動物(可能包括狗、貓、兔子、牛)為「狗狗」,這現象稱為過度延伸。

permission schema許可基模(ch9. P.339):我們會從某些情境的日常經驗中,歸納出抽象的知識結構(也就是基模),以便應用於類似的情境中,例如,從「許可」、「義務」、「因果關係」等抽象知識結構。這些基模都包含「在某類情境下達成某個目標」的行動準則。

selection task選擇作業(ch9 p.337)Peter Wason呈現受試者四張卡片,兩面分別是英文及數字,其中兩張卡片字母的一面朝上(ex. EK),另兩張數字朝上(ex. 47),受試者的工作則是檢驗卡片上的字母與數字,以確定下列規則是否為真:「凡母音字母的背面必是偶數」。為檢驗此一規則,受試者自然需要翻動卡片。按照邏輯法則,要確定上述規則是否成立,必須翻閱某些卡片,其他的卡片則不相干,因此無需翻閱。受試者能否恰如其分地依據邏輯法則行事,正是實驗者評估其演繹推理能力的依據。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代表性捷思法(ch9 p.345)據已知某類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即最能代表母群體的常態分配者),用以推斷同類事件中產生某種結果的可能性。假如你在美國看到一個身高約170公分,深色頭髮的人走進一家日本店,你會認定你看到的不是西方人而是東方人,因為他的身體與行為特徵都像是典型的東方人,即使在該地遇到東方人的機率遠不及遇上同樣體型髮色的白種人。

Ch10

3C性格 (ch10 p.387):心理學家Suzanne Kobasa認為特殊的性格類型會影響一個人對壓力的反應。經研究結果得知,具有「堅毅的特性」的組別是指願意接受變化,視變化為挑戰而非威脅,因此他們會對目標活動承諾、對自己的行為會有內控的意識。故又可稱為健康的「3C性格」,3C即挑戰(challenge)、承諾(commitment)及控制(control),具有此性格的人對壓力會有比較好的控制。

anorexia厭食症(ch.10 p.365):為精神性疾病,患者對身材和體重過分重視,已成為對自己評價的標準。他們對肥胖極端恐懼,有很強的欲望想要減輕體重。減肥成為他們的一種習慣,就算患者的體重已是過輕,但仍然把減肥掛在口邊。厭食症病患者會吃得很少或只喝飲料,接著強迫自己拒絕進食、過度強烈運動、服用瀉藥級利尿劑、自我催吐等。

acute stress急性壓力(ch.10 p.383):生活上所遇到緊急需要處理的壓力,個體面對急性壓力時,會激起快速而強烈的生理反應來因應外在的危機。例如:回家途中遇到歹徒的攻擊,個體得立即解決此一壓力源。

alarm reaction警覺階段(ch.10 p.386):當個體進入「警覺階段」,此階段中之反應類似急性壓力源降臨時的生理反應,個體透過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化,使血液流向肌肉,使心跳與呼吸加快,這將有利於身體採取立即的戰鬥或逃離反應。

basic emotion theory 基本情緒理論(ch.10 p.372):人類從演化上發展出數種特定的基本情緒組態,這些基本的情緒有其特定的生理基礎及反應模式。它們是不用學習而且具有跨文化共通性的。這種觀點稱之為「基本情緒理論」。

chronic re-strained eating,CRE 長期抑制飲食(ch.10 p.362):純粹是一種飲食哲學,意指控制體重的人,對於自己吃進肚子的食物保持高度警覺;他們會事先計畫三餐的內容,實際吃的食物比想吃的食物要來的少。他們在吃飯、參加派對或是享受豐盛的家庭大餐前,會思考自己應吃的食物分量。他們絕不會坐著沒事、對著電視囫圇吃下一堆食物。他們只在肚子餓的時候進食,不會固定沉迷於甜食與其他高脂肪食物,他們必須深刻體認到吃下的食物分量必須比家人、鄰居或是廣告慫恿他們吃的東西還少才行。

conditional emotional response條件化情緒反應(ch10 p.368):行為主義的先驅WastsonRayner曾做過以下的實驗,他們將一隻溫馴的白鼠給一位被稱為亞拉伯罕的幼兒玩耍,起初,亞拉伯罕很喜歡這隻白鼠,經常用手去把玩牠。接者,每當亞拉伯罕觸摸或接近白鼠,Wastson等人便在旁邊發出巨大聲音,這個巨大聲音會導致幼兒害怕、哭叫、及逃離的反應。久而久之,亞拉伯罕不但對白鼠,甚至對任何白色或毛絨絨的物體都會有恐懼的反應,我們稱此為條件化情緒反應。

conflict 衝突( ch10 p.366 ):一個人會有各種不同層次欲望或動機,它們並不會像乖孩子般排排隊,一個一個地出現;相反地,它們是一群爭先恐後的頑皮鬼,時常搞得你左右為難。當個體面臨兩個不相容、互斥的動機時,便是處在衝突的狀態。

cognitive appraisal 認知評估( ch10 p.368):所謂認知評估是指對刺激內容的意義進行分析、解釋與推論。例如:當你即席演講後,志明對你說:「你真是太厲害了」時,你會推測志明是真心的讚美你、虛偽的奉承你,或是惡意的諷刺你,若你評估的結果不同,就會引發不同的情緒。

cognitive reappraisal 認知再評估( ch10 p.369):認知評估可以決定情緒的方向與強度,但這些認知評估的結果並非一經決定就不能改變的。相反地,認知評估是一個動態的歷程。個體可以經由對刺激或環境重新的解釋,而獲致新的認知評估結果,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再評估歷程。

chronic stress 慢性壓力(ch.10 p.383):壓力代表個體得調整自身的狀態以面對壓力源的侵襲,而最為原始而本能的反應即是調整個體現有的生理狀態以因應外在的變化,這就是壓力的生理反應。有些壓力事件是得長期對抗面對的,例如升學壓力會長期壓迫在國中及高中生身上,此即所謂的「慢性壓力」。

controllable stressors 可控制型壓力源(ch10 p.389):關於問題導向的因應方式係指改變壓力源或透過直接的問題解決活動改變自己與壓力源之間的關係。問題導向的因應方式常用在有形、知道解決策略的可控制壓力源上,可以使用逃離的策略、避免自己接近壓力源,或者是訓練自己,對抗、移除壓力源的威脅。

display rules 展示規則(ch10 p.374):雖然情緒經驗的表達具有共同的遺傳基礎,但情緒表達的強度則深受文化所影響,一個文化會建立起各種社會規範,其中包括何種身分、何時可以展現某種情緒的規範。這種限制人們情緒表達及反應的規則稱之為「展示規則」。

expression表情反應(ch10 p.370):包括面部及肢體的表情反應,例如,當你憤怒時,瞳孔會放大,齜牙咧嘴,甚至會怒髮衝冠。這些反應具有溝通及示警的意思。

emotion-focused coping 情緒焦點的因應方式(ch10 p.389):主要可以因應壓力的方式。情緒焦點的因應方式是指透過可以使情緒覺得不錯的活動來改變自己,但沒有改變壓力源。情緒焦點的因應方式常用在無形,相對而言較「不可控制型的壓力源」的衝擊上,例如,親人得了絕症,這時可能無法改變壓力源,但是卻可以試著改變自己對處境的感受與想法來紓解壓力。

extrinsic motivation外在動機(ch10 p.364):如果一個人是為了獲得某些外部的獎賞或報酬而做某件事,我們稱之為外在動機。

fight-or-flight syndrome戰或逃反應(ch10 p.385):個體面對急性壓力事件時,會激起快速而強烈的生理反應來因應外在的危機。研究結果發現當面對危險時,個體的神經和腺體會被激發出來,使有機體準備好做防衛以反擊所受到的威脅,或是逃離到安全地方的反應。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簡稱 GAS 一般適應性症候群(ch10 p.386)Hans Selye 曾觀察實驗室裡的動物面對危險情境的反應,他發現當個體面對壓力源時,都會盡量使自己維持或再獲得生理或心理上的恆常性。不同的壓力源也會觸發同樣的身體反應。Selye將這些對壓力源的反應稱為一般適應性症候群。它包括三個階段:「警覺階段」、「抗拒階段」與「耗竭階段」。

hierarchy of needs需求階層(ch10 p.367)Maslow所提出的需求階層,依據該理論,人類最基本的動機是包括飢、渴、性等的生理需求,其次是保護個體免受攻擊與傷害的安全需求;再往上則是需要親和與愛的歸屬需求;第四層則是需要被讚美、尊敬、肯定的尊重需求;第五層則是對知識好奇並樂於探索的自我實現需求。

humor幽默 (ch10 p.375):基於基本情緒理論,幽默是驚訝與快樂的混合體,它能在出乎意料之外又帶來快樂喜悅的感覺,而表現於外則會產生激烈的生理喚起以及笑的表情變化。

incentive誘因(ch10 p.358):除了內在狀態失去平衡外,某些外在刺激的出現也會引發人類的特定動機。這種會喚起個體動機的外在刺激我們稱之為誘因。有些誘因是生物層面決定的,就像某些動物一般,體味中有些化學物質(費洛蒙)會引起或增強我們的性欲,有些香水便是宣稱含有此類城分。然而,大多數的誘因則是與學習或經驗有關的。例如,金錢一直是使人努力工作的有效誘因。

innocuous humor cues 無害的幽默線索(ch10 p.378):隱藏或轉移人們內疚的道德壓力。人們可以將心中的喜悅感歸因於這些無害的幽默線索,使得人們對敵對個體的貶抑和敵視可以「合法」的存在,令內在的攻擊慾望得以釋放。

intrinsic motivation 內在動機(ch.10 p.364):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僅是因為好奇或有趣,則我們稱之為內在動機。通常內在動機會比外在動機持久且有影響力,因此教學或訓練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將外在的獎賞內化成興趣及使命感等內在動機。

misattribution theory of humor 幽默的錯誤歸因理論(ch10 p.378):看到我們不喜歡的團體、個人或事物失敗、被貶抑或被毀滅,且認為他們是「活該」的想法,會令人有正向的情緒反應。然而這種情緒反應不但不能為社會所接受,也會被超我認為是不道德的。

optimal arousal level theory 最佳激發水準說(ch10 p.358):人們的行為可能不如驅力減低論所宣稱的,均有尋求避免緊張驅力的需求,相反的,有時候我們會喜歡甚至追求不舒服的內在狀態,例如:很多人愛坐雲霄飛車,以讓自己處於不舒服的緊張驅力狀態。也有證據顯示,許多人們會盡量延長達到性高潮的前戲時間。這都說明了, 驅力減低並不是唯一的目標,人們可能有尋求將驅力維持在某個最佳水準得傾向,此即所謂的最佳激發水準說。

problem-directed coping 問題導向的因應方式(ch10 p.389):主要可以因應壓力的方式。問題導向的因應方式是指改變壓力源或透過直接的問題解決活動來改變自己與壓力源之間的關係。問題導向的因應方式常用在有形、知道解決策略的「可控制型壓力源」。例如,英文能力差,講英文會有壓力,這時可使用問題導向的因應策略直接逼近問題,面對它並試圖解決它。他可以選擇對抗或移除英文的威脅,也可以使用逃離的策略,避免接近壓力源。

perceptive control知覺控制(ch10 p.392):面對壓力時,我們可以在各階段中使用不同的自我對話來強化自己的壓力因應能力,相信自己在壓力過程中有不一樣的選擇,或是可以在一些事件、經驗中導引出不同的結果,此一因應壓力的方式即是建立在「知覺控制」上。

play mood 遊戲氣氛(ch10 p.377):一種認知的解釋而引發快感,幽默刺激中的「遊戲氣氛」使我們覺得這些失諧並不是當真的,而只是玩笑罷了,是造成愉悅解釋的重要因素。

surplus energy release theory 過剩能量釋放理論(ch10 p.376):幽默感刺激在被觀看後,會伴隨著高度的生理喚起。Wilson主張幽默刺激所引發的生理激動,可能是「失諧」所造成的反射反應。在一般情境中,若周圍環境出現不被預期、不合邏輯的刺激(即出現失諧的刺激),多半是對生物有害的。因此,經過長久世代的演化,生物體發展出在失諧的情境出現時,迅速引發生裡刺激的機制,以應付可能遭遇的危險。但在幽默的脈絡下,幽默刺激的接受者馬上就會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個幽默罷了,現實環境中並無危險事物存在。但此時體內已被喚起的亢奮反而成為一個負擔,必須盡快地加以紓解消除,回復正常的生理水準。而經由「笑」所引起的激烈肌肉反應正好可以消耗已喚起的能量,使人的生理激發程度回歸到自然的水平。這便是所謂的「過剩能量釋放理論」。

socioemotional support社會情緒的支持(ch10 p.392):社會支持是指來自他人提供的資源,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連結,也是一個被愛、被關心、被尊重的訊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種要的社會關係,例如,家人、朋友、同事及鄰居,這都會是在你需要的時刻裡社會支持網絡的一部分。

stress-moderating壓力調適(ch10 p.378):透過在認知及知覺上對外界事物轉換或產生的新的視野,可幫助人們改變負向情緒,並能使人從壓力事件中抽離出來。

stress壓力(ch10 p.381):是指三個不同歷程的表現─(1)壓力源:環境中具有威脅性或傷害性的刺激事件。(2)壓力評估:個體評估內在資源而無順利的處理此一壓力源,故而個體得去做一些適應性的行為反應來面對它。(3)壓力反應:表現在個體生理、行為、情緒或認知的四種層面上。

turning play into job 遊戲工作化( ch10 p.366 ):如果對個體原本就有興趣參與活動給予獎勵的話,反而會減低其參與該行為的內在動機。這個現象得到很多支持,例如:若你給實驗者前要求他去助人,則稍後能自由選擇時,助人的比率就會下降很多。

Ch11

achievement test成就測驗(ch11 p.399):驗收評估學習或完成訓練後的成果。

alternate-form reliability複本信度(ch.11 p.402):兩組的測驗分數有時是來自同一群人兩種版本測驗的得分。為了避免相同試題造成練習成果,通常會以不同的內容進行測試。測驗發展者請同一群考生,考兩次試,然後記算兩次分數的相關,此種信度稱為「複本信度」。

aptitude test性向測驗(ch.11 p.399):透過評估現有的能力來預測未來表現。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缺陷過動症(ch.11,13 p.422,476):有過動症的小朋友,其表現通常有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抑制自己的衝動以及坐立不安的情況。當學童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周遭的人可能預期該兒童會動個不停,只要兒童表現出較大的活動量,就歸諸於他的過動症。即便這些高活動量的行為很可能是反映課堂的學習內容太單調或是大人不當的期待。這種因為分類、診斷而帶來的負面影響稱之為標籤問題。

Binet-Simon Scale 比西量表(ch.11 p.405):認為智力的主要成分是「採取與維持明確的方向;能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作適應;以及自我評比的能力」。是第一個正式的心理測驗,作為鑑定智力高低的標準,希望藉由客觀的方法找尋需要特殊教育的兒童,避免過度依賴老師主觀的評價而損及學童的權益。

bioecological model of intelligence 智力的生物生態模式(ch.11 p.416)Ceci認為智力的表現主要受到認知潛能、情境及內在動機的影響。每個人有多種認知潛能而非單一的一般能力,這些認知潛能有其生物基礎,人的心理力成受到認知潛能的限制。

Charles Spearman (ch.11 p.410):心理學者依賴一種叫做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的統計方法。因素分析的目的再將一群變項簡化成少數幾個因素。因素是一組變項共同的部分。因此,透過剪是這一組變項便能找出這個因素所測量的潛在特性。此統計方法由Charles Spearman所提出,用來檢驗他提出的智力理論

─二因素說(Two-Factor Theory)

componential subtheory) 成分子理論( ch11 p.414):認為智力行為的主要心理機制有三種:後設、表現、及知識獲得成分。後設成分指的是解決問題時做計畫、監控及評估的歷程。表現成分是執行作業的歷程,而知識獲得成分是則是解決問題時解讀、結合和比較訊息的歷程。在解決問題時,這三種成分並非獨立作業,而是緊密結合互相影響。

construct validity 建構效度( ch11 p.403 ):並不是所有的測驗,都能對應一個清楚的外在效標,例如,沒有一個單一效標能作為智力的的終極效標。測量這類的特質測驗,通常透過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證據檢驗測驗的效度。

content validity 內容效度( ch11 p.403):檢核測驗內容對所欲測試範疇是不是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取樣。

content 內容( ch11 p.410):智力結構模式(structure-of—intellect model)J.P. Guilford 認為心智作業的三個重要特徵為運思(operation)、內容(content)、及結果(product),運思包含認知、記憶保留、記憶轉譯、發散思考、收斂思考、評價。內容包含視覺的、嗅覺的、符號的、語意的、行為的。結果則包含單位、類別、關係、系統、轉換、蘊含。

contextual subtheory 情境子理論( ch11 p.414):三元智力理論(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提出智力應包含三個子理論─成分子理論,針對智力與個體內在世界的關係;經驗子理論,說明智力與個人經驗的關係;情境子理論,探討智力與外在世界的關係。

criterion-referenced test 效標參照測驗(ch11 p.399):能力測驗的種類繁多,依照不同的觀點,可將測驗做不同的分類。根據測驗能力的性質可分為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與性向測驗(aptitude test),根據測驗分數的解釋方式可分為常模參照測驗(norm-referenced test)與效標參照測驗(criterion-referenced test),前者將測驗得分與個人所屬團體做比較,後者則是將測驗結果與預設之標準做比較。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效標關連效度(ch11 p.403):為一種檢核效度的方式,將測驗分數與外在效標求相關。例如,國中學力測驗與學生在學成績有高相關,我們願意相信此一測驗可以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測驗分數與在學成績的相關就可視為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效標效度之一。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結晶智力(ch11 p.412):個人所擁有的知識以及使用知識的能力,此種能力深受文化環境的影響。智力測驗中的詞彙及理解測驗是測結晶智力。

David Wechsler(ch11 p.407):是一位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於1939年發展了魏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t Scale,簡稱WAIS ),以及之後部分修正發展出適用於6~17歲學童的衛氏兒童智力測驗(Wechsler Intelligent Scale for Children ,簡稱WISC)、以及衛氏學前及基本智力量表。衛氏智力量表與史比量表為目前使用最廣的個別智力測驗。

heritability,h2 遺傳率(ch11 p.418):是在某一群體中某個特質的變異量可由基因解釋的百分比。例如,高度遺傳率0.70的意思是身高的個別差異有70%是由基因的差異所造成的。透過不同血緣關係、成長環境的研究,心理學家發現智力的遺傳率為0.5

Ch12

actualizing tendency實現傾向(ch.12 p.442):實現傾向是「有機體天生的傾向,以能夠維持或提昇有機體的方式發展各種能力」。實現傾向使自我朝向成熟、自主、擴展經驗、成長的方向發展。

Agreeableness悅性(ch.12 p.428):人格五因素模式中五個向度具代表性的命名,和悅性代表性特質有:利他的、謙虛的、慈悲的、率直的、可信任、順從的。

anal stage肛門期(ch.12 p.434):約在23歲,欲力能量會轉移到排泄器官。兒童會由糞便的排泄與保留獲得快感。因此,會與父母的大小便訓練產生衝突。這些衝突影響我們對秩序、整潔和施予的態度。固著於肛門期者會過度講求秩序、清潔、準時或極端邋遢、固執或老是遲到。

anima陰值(ch.12 p.435):人格中四種重要原型之一,為男人女性化的一面。

animus陽質(ch.12 p.435):人格中四種重要原型之一,為女人男性化的一面。

所有的人有相同的集體潛意識,不過個人對情境的反應除了受到原型的影響外也受個人經驗的影響,所以每個人在相同的情境會產生不同的行為。

archetypes原型(ch.12 p.435)Jung認為集體潛意識會代代相傳,我們的行為與思考都受到集體潛意識的影響。某些符號之所以會出現在文化中,是因為他們反映了從集體潛意識獲得的天生傾向,這些即是所謂的原型,包括面具、陰暗面、陰質、陽質。

behavior potential 行為潛能(ch.12 p437):在特定的情境下,某一行為發生的機率。這個機率由兩個變項所共同決定,一個是預期(expectancy),另一個是增強價值(reinforcement value)。所謂預期是個人主觀估計某一行為會獲得獎賞的機率;所謂預期是個人對各種增強的主觀偏好。

Big Five 五大向度(ch.12 p.428):現今對人格結構的看法傾向於五個向度的分類系統,這五大特質因素分別為開放(Openness to experience)、負責(Conscientiousness)、外向(Extraversion)、友善(Agreeableness)、情緒穩定(Neuroticism),再取英文的開頭字母拼成OCEAN。

cognitive-social theory 認知社會理論( ch12 p.437):又稱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或稱社會認知理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受到行為論與認知論的雙重影響。社會學習論者除了外顯行為,也探討內在行為如預期、價值觀等,認為人格的發展和改變是學習和經驗的結果。個人行為反應的是情境的要求及個人學來的行為傾向互動之結果。

comprehensive system 綜合系統( ch12 p.449):標準化的施測、計分及解釋程序,同時也發展出電腦計分系統,此一計分系統稱為綜合系統。目前,綜合系統成為羅夏克墨漬測驗最常用的計分和解釋取向,也提昇相關研究的統計檢驗力。

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有條件的積極關懷 ( ch12 p.442 ):由於人們傾向得到他人的積極關懷,即覺得他人接受、喜愛並尊重自己,所以有些時候會表現一些符合他人要求的行為,以得到正向關懷。這種只有表現某種特定行為、感覺或想法,才能得到的關愛,稱為有條件的積極關懷。

如果父母只給予有條件的積極關懷,可能會造成孩子自我與經驗的衝突,而衝突會帶來焦慮,為了減低焦慮,孩子會扭曲經驗以符合自我概念,或是否認經驗的存在。

Conscientiousness 負責性( ch12 p.428 ):五大人格特質是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的最高級組織層次的五個人格特質。這五大人格特質可以說包含或者說構成了現今發現的大多數人格特質。眾多的人格評量中,因為使用的因素分析方法不同等原因,而導致眾多研究者得到的人格特質向度的數目不盡相同。負責性的代表性特質為:有責任感、深思熟慮的、追求成就、律己的、有能力的。

D4DR (ch12 p.430)Ebstein等人在1996年提出追求刺激的特質可能與一種叫做D4DR(D4 Dopamine receptor)基因有關,這種基因較長的人會比較容易興奮、衝動與追求刺激,喜歡探索未知世界。

ego自我(ch12 p.432):自我和超我都是由本我發展出來的。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不是所有的衝動都能立即得到滿足,故學會考慮現實的要求,此時自我就開始發展。自我遵循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在外界不允許的情況下,設法延遲需求的滿足或尋找社會許可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需求。

feelings of inferiority complex自卑感(ph12 p.435)Adler認為家庭動機尤其排行是人格主要的決定因素。人的一生都為了優越感而努力,一種自我改善予追求完美的動力。這種優越感的需求是為了克服兒童時期所產生的自卑感。Adler認為兒童時期發現有許多事別人能做,但自己卻不會做,自然就產生了自卑感。

id本我(ch12 p.432):新生兒的心理過程都是本我過程,充滿待滿足的衝動,如吃、喝、性慾、避免痛苦等。本我的運作依循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不顧客觀的現實,要求立即的滿足。

personality人格(ch12 p.426):存在於個體之內的一套有組織、有結構的持久性心裡傾向與特徵,此種傾向與特徵與外在環境互動而決定個人的思考、慾望、情緒和行為等。

superego超我(ch12 p.432):超我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良心,它是內化的社會道德與價值,負責判斷行為的對錯。超我的發展是透過認同,將父母的訓誨和信仰轉化成自我控制,一旦違反超我的標準,個人會經驗到焦慮。

Ch13

abnormal behavior 異常行為( ch13 p.454)統計的少數-在團體中罕見的行為,就是異常行為;違反社會標準-偏離社會合宜行為的標準,就是異常行為;適應不良的行為-干擾個人、他人或社會達成目標的行為,個人可能並不覺得不妥但卻對他人造成極大傷害。個人的痛苦:以個人主觀的痛苦感受為依據。一個人可能符合社會的規範,外在行為也沒有偏差,但內心卻為莫名的焦慮、害怕、憤怒、憂鬱,或激動感到極為苦惱。

agoraphobia懼曠症(ch.13 p.459):恐慌來襲並沒有明顯外在刺激的誘發,因而患者難以控制症狀。懼曠症患者極端害怕置身於逃脫不易或救援困難的公眾場所,因此他們害怕搭乘公眾運輸工具,也害怕人潮擁擠的地方。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缺陷過動症(ch13 p.476):主要診斷的症狀特徵為不專注、衝動或行為抑制困難及過動。父母經常抱怨的不專注問題如「做白日夢」「容易分心」「一件事還沒做完就換做另一件事」、「常常好像沒有在聽人講話」等等。所謂衝動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如無法克制行為、無法延宕需求的滿足,或無法抑制優勢的反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兒童經常在教師還未說完指示就迅速地做出不正確的反應。Barkley認為行為抑制困難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核心問題,不專注也許是衍生的問題。過動是最為明顯的症狀,患者被形容為「如同馬達驅動般動個不停」、「多話」、「無法安靜」等。

autistic disorder 自閉症(ch.13 p.476) 為一種由於神經系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其問題表現於三方面:人際關係、語言與溝通,及狹窄反覆的同一性行為。

behavior disinhibition 行為抑制困難(ch.13 p.476):衝動,包括快速對情境做不正確的反應,例如衝動做出錯誤的答案;無法延宕對需求知滿足;無法遵守規範指示或是無法在社會要求之情境控制自己的行為。行為抑制困難是過動症的核心問題。

bipolar disorder躁鬱症(ch.13 p.463):在「躁期」(manic episode),患者會產生欣快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可能被當事人形容為興奮的、有活力的、滿足的、狂喜的、衝動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會表現出許多與欣快情緒相關的行為,包括自我膨脹、精力旺盛、多話、性慾增加、失眠,並降低自制力和危機感。在輕躁(hypomania)時,患者會感覺特別有活力或創造力,且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許多病患留戀輕躁期的感覺。實際上,許多患有躁鬱症的藝術家在輕躁時作品的產量與質量都特別好。有些人很幸運地,一生長期處於輕躁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造成任何令當事人無法忍受的不便,則不需要治療,嚴格來講也不被視為疾病,但仍舊被歸類為躁鬱症的一種形式。這種精力充沛的人常常變成所謂的工作狂。輕躁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患者會花太多錢、亂交朋友、或進行不切實際的規劃或危險的投資,也有可能因為太過興奮不知自製,導致亂發脾氣或亂講話,而在行為或言談間傷害到身邊的人。狂躁(severe mania)則會損害患者的認知能力,並可能產生妄想、幻覺和認知扭曲。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緒與幻覺中會產生暴力或自殘的行為。有時也會做出不可理喻的行動或決定。躁症若沒有被治療,會越來越嚴重。反之若在發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能保護患者的社會功能受到最小的損害。 collective unconscious 集體潛意識( ch12 p.435): Jung提出「集體潛意識」等概念。他也認為人格結構由三個層次組成:意識(自我)、個人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這和弗洛伊德的提法有所不同。 Jung認為集體潛意識是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包括祖先在內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中的遺傳痕迹。集體無意識和個人無意識的區別在於:它不是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一直都意識不到的東西。Jung曾用島打了個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島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識;由於潮來潮去而顯露出來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個人無意識;而島的最底層是作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

我們的行為與思考都受到了集體潛意識的影響,某些符號之所以會出現在所有文化中,是因為他們反映了從集體潛意識獲得的天生傾向。

cognitive triad 認知三合體(ch13 p.467):認知的理論認為憂鬱患者的負向思考型態使其對所處的世界抱持著灰色的看法。有些學者則主張憂鬱起源於對負面事件做悲觀的歸因。憂鬱症研究者Beck認為憂鬱症者有三種負面認知:對自我、對世界及對未來的負向思考,他稱之為認知三合體。這種負向思考型態扭曲所有的經驗,因而導致其他憂鬱症狀。如果一個人對所有的事都抱持負面看法,又怎麼會有追求目標的動機。

compulsion 強迫行為( ch13 p.459):強迫行為是個人表現出重複、儀式化的固著行為以避免某種災難的發生。通常所要避免的災難與患者的強迫思考有關,例如,害怕孩子被細菌感染導致洗手的強迫行為。為了消除對自己或他人的傷害而產生的強迫行為雖可以暫時降低病人的焦慮,但會因而干擾病人的日常行為能力。雖然強迫症的患者理解他們的行為是非理性的,但卻無法抗拒強迫行為。

diathesis-stress model體質壓力模式(ch13 p.468):有人質疑負向認知是憂鬱症的病症或結果而非導致憂鬱症的主要原因,近來的研究也似乎更支持所謂認知的體質壓力模式,即個人本身若有負向認知的傾向,當遭遇壓力事件,憂鬱症狀就很容易產生。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解離性認同症(ch13 p.474):以前稱為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種極端的人格分裂,患者的特徵是多種不同人格會交替的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每一種人格可能有自己的名字及獨特的記憶或特性。之所以稱為解離症是因為每個人格所擁有的記憶及意識是相互隔絕而分離的。最有名的多重人格是「三面夏娃」─Chris Sizemore

delusions妄想(ch13 p.469):指得是固守錯誤的關信念,罔顧邏輯謬誤也無視於其他外在相反的秩序。常見的妄想有支配妄想(delusion of influence):如相信自己的思想將透過廣播散播到全世界;相信有外力企圖控制他的思想;或相信外力將怪異思想插入他的腦中等。另一種常見的妄想是被害妄想(delusion of persecution):相信某個團體或個人想要謀害他。

expressed emotion 表達情緒(ch13 p.471):在環境變項方面研究的焦點多半集中在家庭內的壓力。一個受到研究者矚目的變項是表達情緒。所謂表達情緒指的是一種家人互動的模式,其特色是家庭成員的互動方式充滿敵意與批評,彼此的情緒互相涉入程度高。研究顯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若家庭中有較高的表達情緒,則其復發的機率遠高於家中負向情緒較低、較不強烈的患者。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廣泛性焦慮症(ch13 p.458):主要的症狀是持續地過度擔心、不安或憂慮。讓個案經驗到的多半是與生活狀況相關的問題,例如,過度憂心家庭財務問題。廣泛性焦慮症常因個人因為過度擔心,而對社交或工作產生嚴重影響;因為焦慮而引發的生理症狀往往使得問題更加惡化。

hallucinations 幻覺(ch13 p.469):為知覺障礙典型的症狀,指的是在缺乏外界刺激時的感覺經驗。幻聽為常見的幻覺經驗,患者聽到一些實際上不存在的聲音告訴他該做什麼或評論他的行為。

heritability,h2 遺傳率(ch11 p.418):是在某一群體中某個特質的變異量可由基因解釋的百分比。例如,高度遺傳率0.70的意思是身高的個別差異有70%是由基因的差異所造成的。透過不同血緣關係、成長環境的研究,心理學家發現智力的遺傳率為0.5

loosening of associations 鬆散的聯想(ch13 p.469):精神分裂症者的思考混亂表現在思考的組織與內容兩方面。病人無法意識地控制說話的主題,而是任由不相干的聯想主導思考的流向,在談話過程中主題不斷變化,但各主題顯然缺乏關連。例如某些病人利用字詞的押韻形成聯想,上、下句子的唯一關連就是字詞押相同的韻,此即所謂「語音聯想」。這種鬆散的聯想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

libido 慾力(ch12 p.432):精神的主要動力,為生存本能的驅力,包含愛、溫暖、情感等,使有機體得以存活。死亡本能主要表現在攻擊和自我毀滅。Freud認為每個人的慾力總量是固定的,得不到滿足的慾望,蓄積的能量會轉移到另一個可接受的活動中,能量不會無端消失或增加,而是保持恆定的狀態。夢和心理疾病的症狀都是無法表達的慾力,透過另一種形式發洩出來。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憂鬱症(ch13 p.463):憂鬱症可以說是經常見到的心理疾病,其對個人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不只影響其心情也影響其行為與思考。典型的症狀包括憂傷無望的感覺、胃口改變、失眠(或嗜睡)、大幅體重減輕或增加、整天極度疲勞缺乏能量,無法專心,對許多事情失去興趣,每件事情做起來都很費力,原先興致盎然的事物變得平淡無味,總是覺得自己乏味無

望,能力不足,不願與人相處,不斷有死亡的念頭,甚至企圖自殺。 mania episode狂躁期(ch13 p.466):憂鬱與狂躁期交互出現是躁鬱症的特徵。當處於狂躁期,個人通常覺得興高采烈、信心十足、精力充沛;他也會顯現出多話、活動力強、不顧現實做過多的計畫與承諾、大肆採購等行為。處於狂躁期並不全然是快樂的經驗。驚人的生活速度最終可能造成行為錯亂,失去方向性,甚至是暴力舉止。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強迫症(ch13 p.459):主要症狀是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所謂強迫思考指的是反覆出現揮之不去的念頭、意象或衝動。強迫行為是個人表現出重複、儀式化的固著行為以避免某種災難發生。通常所要避免的災難與患者的強迫思考有關,為了消除對自己或他人的傷害而產生的強迫行為雖可以暫時降低病人的焦慮,但會因而干擾病人的日常行為能力。

posttr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h13 p.461):當人們經歷了重大的創傷事件,如撞件謀殺案、強暴、亂倫、地震後失去家園或其它天災,有些人會持續反覆出現慘痛事件的經驗、影像及想法,這即是創傷後壓力障礙的主要特徵。相關症狀有做惡夢、短時間內呈現麻木、疏離、失去情緒反應、頭昏眼花、失去自我感或無法回想起有關的事情。過度警覺、容易被驚嚇、接觸相關事物時不自主地覺得很痛苦等。

panic disorder恐慌症(ch13 p.459):特徵是反覆出現不可預期的恐慌來襲。恐慌來襲時,患者會經歷到崩潰性的恐懼及瀕臨死亡的感覺,伴隨著焦慮的生理症狀:呼吸急促、昏眩、心悸、顫抖以及胸痛。許多人會覺得自己快發瘋、快要死掉或是失去對身體的控制感。恐慌症的罹患機率約為1.5%3.5%

Serotonin血清張力素及norepinephrine正腎上腺素(ch13 p.467):兩種神經傳導物質與憂鬱症和躁鬱症的發生關係密切。研究顯示這兩種神經傳導質涉及亢奮和活力,另外其他受到憂鬱症影響的功能,如睡眠周期、飢餓等也與他們息息相關。改變此兩種神經傳導質的藥物能夠減輕憂鬱的症狀,這些都說明情感性疾病可能涉及生化上的異常。

social phobia社交恐懼症(ch13 p.458):恐懼症中常見的一種類型,患者持續非理性的害怕處於被他人觀察的情境。他們害怕自己會表現出丟臉的行為。常見的例子如害怕在他人面前寫字、在餐館進食等。最近的研究顯示社交恐懼症可依其性質分為兩類,一種是公開演講焦慮,通常發生在沒有其他精神疾病的人身上,另一類則是與人互動時的強烈焦慮,這類患者經常會有較多的不安與憂慮。

specific phobias特定的恐懼症(ch13 p.458):恐懼症者明知道對該特定刺激或情境的害怕是不合理的,但仍竭盡所能避開引起害怕焦慮的刺激。常見的類型可分為動物(囓齒、蜘蛛、蛇)、自然環境(暴風雨、高度)、血-注射-受傷(針筒、血)、情境(隧道、橋梁、電梯、飛行)、其他(感染疾病、嘔吐)

Ch14

analysis of transference移情分析(ch.14 p.485):心理分析所強調的頓悟並非只是在理智上對自身問題的理解,而是一種「情緒性的頓悟」(emotional insight),即個案在治療過程中,去面對並理解他的感受。

anitpsychotic抗精神病(ch.14 p.498):抗精神病藥物是用來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妄想與幻覺的症狀。抗精神病藥物主要是與多巴胺的接受器結合,使得多巴胺無法作用在它的接受器,可改善症狀但無法治好精神分裂症。其副作用有口乾舌燥、視線模糊、很難專注,這些副作用讓病人容易自行停藥。

antianxiety抗焦慮(ch.14 p.498):減低焦慮的藥物為一般所知的鎮靜劑,其作用是增加GABA的活動,進而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抗焦慮藥物減低緊張,造成嗜睡。

antidepressant抗憂鬱(ch.14 p.498):用於減輕或治療各種情感障礙,包括憂鬱症、心因性憂鬱及憂鬱性神經症徵狀的精神類藥物。主要的抗憂鬱劑類型包括單胺氧化酶抑製劑(MAOI),三環類藥物,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製劑‎(SSRI)。

其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口乾、視線模糊、便秘或性慾減低等。然而,最危險的副作用莫過於服用過量而致死,這對於有自殺意念的憂鬱症者有很大的風險。

assertiveness training自我肯定訓練(ch.14 p.490):社交技巧是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能掌握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或做適當的事。自我肯定訓練是社交技巧訓練的典型例子,缺乏自我肯定者通常無法用直接、清楚卻不帶敵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automatic thought 自動化思考(ch.14 p.491)認知思考的基本假設是情緒困擾與異常行為都是不適當思考的產物。改變人們對事件的認知解釋,行為與感覺會自動地產生改變。認知治療再改變個人的思考與假設,自動化思考就是發展新的行為、價值、態度,幫助人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和未來以不同的方法行事,也就是認知重建的過程。

behavior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行為改變技術(ch.14 p.486):改變認知的治療策略,透過教導個案以新的眼光解釋及思考經驗來協助個案控制不適應的情緒反應。認知治療中,治療者可能要求個案記錄自己的行為,根據行為資料來挑戰不合理的思考,也會藉由行為表現來影響認知的歷程。

biomedical model 生物醫療模式(ch.14 p.496):長久以來,我們認為生理疾病是肇因於病原體入侵體內,治療疾病的主要工作就是消滅病原體。這種觀點我們稱為生物醫療模式。

biopsychosocial model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ch.14 p.496):健康心理學對疾病的看法採取所謂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認為對病因的了解、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以及健康維護必須同時考慮心理、社會與生物性因素。

B型性格(ch.14 p.496):健康心理學感興趣的議題是性格與健康的關係。A型行為指的是過度競爭、富攻擊性、缺乏耐心、行動急迫,以及敵意的行為組型。沒有A型行為的人稱為B型性格的人。研究顯示A型性格的人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是B型性格者的兩倍。後續研究發現敵意的行為可能是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主要因子。

clients 委託人( ch14 p.493):中心的治療法認為每個個人最瞭解自己,也是解決自身問題的問題最好的專家。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以「委託人」代替「病人」的稱呼,同時稱「治療師」為「催化員」(facilitator)。治療者只是扮演催化個案自我頓悟的歷程。

cognitive structuring 認知重建( ch14 p.491):發展新的行為、價值、態度,幫助人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和未來以不同的方法行事。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ies認知-行為治療( ch14 p.484):腦對訊息的處理分為三個層級。除了可察覺到的「意識」之外,另有較不易察覺的「自動化思考」和「基模」。「自動化思考」是我們身處某種情境或回想事情時,迅及閃過腦海的反應;「基模」則是個人從孩提時期便開始形塑、處理訊息的獨特樣版或規則。藉由檢視自動化思考及修正基模,有強烈情緒困擾的人,得以改變認知及思考方式,再配合放鬆訓練或暴露療法等輔助治療,進而產生有別於以往的行為模式(先改變認知,再修正行為)

Ch15

actor-observer attributional difference行動者與觀察者的歸因差異(ch15 p.516):行動者與觀察者都只有單面地注意到個人所看到的資訊,即進行歸因,而沒有多面性地訊息探索,造成了歸因偏差。觀察者會以行動者為注意焦點,認定行為的發生是行動者本身的因素所造成的,而行動者本身看不到自己,周遭的情境就變成了他所注意的重心,而外在情境就比較容易變成他自己行為發生的可能因素。

attributional theory 歸因理論(ch.15 p.512) :個人尋找行為因果關係的過程稱為歸因,而研究人們如何對別人或自己行為歸因的理論稱為歸因理論。

attribution 歸因(ch.15 p.512)歸因是指觀察者為了預測和評價被觀察者的行為,對環境加以控制和對行為加以激勵或控制,而對被觀察者的行為過程所進行的因果解釋和推論。

bottom-up processes 由上而下的運作過程(ch.15 p.524):知覺是對感覺歷程所提供的訊息加工處理的過程。知覺運作的結果就是使人擁有「知識」,知道自己「看」到什麼,或「感覺」到什麼?知覺所涵蓋的範圍包括視、聽、嗅、味、觸覺等各種感覺的後繼處理,直到各感覺的心理意義完全確定為止。知覺歷程不完全是由下而上(Bottom-up)的歷程,也包含了由上而下(Top-down)的歷程。知覺歷程開始時是進行一連串的屬性分析(Feature Analysis),然後將各屬性組合,這就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歷程。而從預期開始的知覺運作,則會選擇性的排除、選取一些屬性,配對組合成符合預期的圖樣,這就是由上而下的歷程。知覺歷程是包含了這兩個部分的一種複雜運作,而不是單純的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的運作。

cognitive business 認知忙碌( ch15 p.532)Devine (1989) 以認知忙碌的的分心作業(如:參與者被要求一邊背誦一段詩詞,一邊表達他們對性別或其他種族成員的態度),要求實驗參與者填寫種族間的刻板印象及偏見問卷。研究者認為社會壓力會使我們壓抑刻板印象及偏見的表達,而當個體在認知忙碌的情況下,無法同時處理兩種不同的訊息時,刻板印象與偏見這種積習已久的態度就會輕易的從我們的基模中跳出,成為我們訊息處理中最真實的反應。

Cognitive Miser 認知的吝嗇鬼( ch15 p.509):許多研究者認為人們是不太喜歡思考。大多數的時候,多是以經驗或是個人的直覺,在處理事情,講求的是立即的效果。因為日常生活當中,所需要處理的訊息忽然快速增加(1970年代左右,電視的逐漸普及、知識傳播速度急遽增長),人們必須從許多訊息中,決定何者是重要的,何者是可以忽略的。人們可能急於作決定,急於產生反應,而缺乏時間來思考,作深思熟慮的判斷。

Consistent Seeker 一致性的追求者( ch15 p.509 ):約在1950-1960二次大戰結束,人們渴望秩序重建,對安定及平靜的需求較強。研究者感覺到當時的人們對一致及平衡的感覺較為強烈,思考模式趨向於「一致性的追求者」。

covariation model 共變模式(ch15 p.514)Kelly(1972)進一步地認為人們不會單單從個人一個行為,推論出行為發生的原因,而是會分析、比較行動者在不同時間、對象、及場合的行為變化,來推斷行為發生的原因,因此提出了「共變理論」來說明人在做歸因時的因果推論。

Ch16

anonymity匿名效果(ch.16 p.554):如果人們戴上了假面具或穿上齊一的制服時,當個人有機會攻擊他人時,其攻擊他人的行為就會增加,而群眾活動正是提供匿名效果最佳的情境。

audience inhibition 觀眾抑制效應(ch.16 p.545):旁人不去協助的可能原因,即在眾人的觀望之下,個人因為害怕幫錯忙或越幫越忙的擔憂,因而抑制自己去幫忙。

bystander effect 旁觀者效應(ch16 p.545):當一個緊急事件發生,如果目擊這個事件的旁觀者人數越多,伸出援手來協助處理這個事件的人數就越少,而且等待伸出援手的時間就越長。DarleyLatane稱這種現象為旁觀者效應,其原因是人數越多時,大家感覺對事件所需負的責任減少了,因而責任分散,加上擔心怕幫錯忙而被嘲笑,因此伸出援手的動機及意願就降低了。

collectivism 集體主義( ch16 p.564):集體主義,是主張個人從屬於社會,個人利益應當服從集團、民族、階級和國家利益的一種思想理論,是一種精神。它的最高標準是一切言論和行動符合人民群眾的集體利益,這是共產主義和無產階級世界觀的重要內容。其科學含義在於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要服從集體利益。一切行動和言論以集體為重個人為輕。

目前已經有許多的研究者發現,東方人在行為表現上及人際關係的對待上,與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東方人似乎是非常重視人際關係間的和諧,在意重要他人的感受及想法,要求對團體(家庭、學校,或公司)的忠誠與服從;而西方人比較重視自我的發展,要求獨立、自主,做自己的主人翁,在乎自己內在想法與自我實現。

conformity 從眾行為( ch16 p.546 )個體在行為上的調適,以符合團體的規範。團體的從眾(conformity)壓力,是否對個別成員的判斷力和態度產生影響?經由Asch的實驗,結論是:團體規範會壓迫成員要順從。因為我們希望成為團體的一分子,並避免與他人有顯著的不同,所以捨棄自己的主見而附應團體的意見。

1 則留言:

  1. 你好可以請問這些是整理自哪本書嗎?我覺得你整理的很棒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