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名詞解釋Ch1~Ch7

CH1 7

Ch1

brain imaging 大腦顯像(ch.01 p.28):透過三維影像處理與虛擬實境技術,透視大腦內的神經與病變腫瘤。針對大腦繪出腦內結構、大腦神經束、及病變腫瘤,並以虛擬實境三維顯像技術,清楚的呈現人體大腦內部的立體影像,以提供鉅細靡遺觀察大腦的結構,將腦部的臨床醫療、研究、與教學推向嶄新的一頁。由於大腦顯像技術的成熟,提供了心理學者觀察活生生的人大腦活動的機會,這方面的研究結果與心理學實驗室的行為研究,及腦傷病人的臨床研究結果互相參證,可用以檢驗現有的心理學理論。

criminal psychology 犯罪心理學(ch1 p.34):是一門研究犯人思想、意圖及反應的學科,探討犯罪行為歷程相關因素,藉以了解犯罪行為與犯罪心理之基本性質,熟悉犯罪研究之方法與技術、認識犯罪行為之早期徵兆及其預測方法、或是領悟兒童及青少年之犯罪預防對策等等;深入研究的部份在於有關「是什麼導致人犯罪」的問題,其中也包括犯人犯罪後在逃跑中或是在法庭上的反應。犯罪心理學家也可以作為證人,以幫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認知神經科學( ch1 p.33)探討認知歷程的生物學基礎。主要的目標為闡明心理歷程的神經機制,也就是大腦的運作如何造就心理或認知功能。

cognitive psychology 認知心理學( ch1 p.26):研究人類的認知及心智,並致力於人腦智慧與知識的開發,介紹認知心理學的各主要領域的現象、理論、觀點與應用。這些領域包括:學習、知覺、注意、記憶與知識表徵、語言、概念、理解、思考、問題解決、專家與創造力、判斷與決策等。

cognitive science 認知科學( ch1 p.26)認知科學是研究人類感知和思維資訊處理過程的科學,包括從感覺的輸入到複雜問題求解,從人類個體到人類社會的智慧活動,以及人類智慧和機器智慧的性質。認知科學是現代心理學、資訊科學、神經科學、數學、科學語言學、人類學乃至自然哲學等學科交叉發展的結果。 認知科學的興起和發展標誌著對以人類為中心的認知和智慧活動的研究已進入到新的階段。 認知科學的研究將使人類自我瞭解和自我控制,把人的知識和智慧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生命現象錯綜複雜,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說明,而能從中學習的內容也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如何從中提煉出最重要的、關鍵性的問題和相應的技術,這是許多科學家長期來追求的目標

cognitivism 認知主義( ch1 p.23):崛起於1960年代前後的認知學派,用許多實驗去證明,人類的行為並不像行為主義者所說的「完全取決於環境」,而是深受他的知覺、概念、動機、預期等心智因素的影響。

consumer psychology 消費者心理學( ch1 p.34 )探討消費者的行為原理,透過消費者心理學,以顧客的角度來了解他們的需求及認知。

correlayion coefficient相關係數(ch.1 p.15):可以用來表示兩變相之間彼此的關連程度有多高。

correlation method 相關研究法(ch1 p.16)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可以用來表示兩變相之間彼此的關連程度有多高,利用這個係數,可以釐清各種變項之間的關係。這種有系統的觀察法稱為相關研究法。

correlation 相關(ch1 p.24)統計學概念諸如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迴歸(regression)、相關(correlation或稱相關係數或關聯繫數),顯示兩個隨機變數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度和方向。在統計學中,相關的意義是用來衡量兩個變數相對於其相互獨立的距離。在這個廣義的定義下,有許多根據數據特點而定義的用來衡量數據相關的係數。

clinical psychology臨床心理學( ch1 p.34 ):是應用心理學的其中一個分支,主要是了解、預防及舒緩心理上的困擾及心理疾病。臨床心理學主要是應用心理測量 工具及心理治療作為診斷及治療。世界上多個國家已經將臨床心理學列為需要註冊的精神健康專業之一。簡單來說兩者最重要的分別是臨床心理學家不是醫生,是運用心理學原理去診斷及治療,而不是用藥物治療。臨床心理學家的個案對象主要是情緒、思想或行為上受到短暫或長期困擾的人。

confounding variable 混淆變項( ch1 p.18 ):並非只有實驗者所操弄的獨變項會影響到依變項,除自變項以外,一切可能影響到依變項的因素,稱為混淆變項。

control group 控制組(ch1 p.18):簡單的實驗通常包含一個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 與一個控制組,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差別在於獨立變項上,控制組就是控製某實驗中的任一變數來看此變數對此實驗的影響,而實驗組就是相對之下完全不設定變數。

experimental method實驗法(ch.1 p.17):在控制的環境下做觀察。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自然觀察法(ch1. p.13):觀察者忠實地做記錄,避免採取任何行動影顯被觀察的對象,以便了解各種現象自然發生的過程。

Ch2

altruists他行為 (ch2 p.71):使自身權益稍減而使團體利益增加。

auditory cortex 聽覺皮質區(ch.02 p.57):聽覺皮質區位於顳葉側裂溝之下,負責對聽覺(包括語文訊息)的分析與處理。

automatic nervous system自主神經系統(ch.02 p.44):控制著自我行動,不需使用意識刻意去指揮的內臟及內分泌系通的神經。

acetylcholine乙醯膽鹼(ch2 p.42):簡稱Ach,為常見的神經傳導素,與新記憶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

axons 軸突(ch.02 p.42):軸突是從細胞體突出如長軸似的細長管狀結構,可將神經衝動傳送至其他的神經元、腺體或器官上去。簡而言之,樹突是神經衝動的輸入點,而軸突則是輸出點。

Alzheimer's desease,又稱老年癡呆症(阿茲海默式病)(ch.02 p.42):因為人腦中產生Ach(乙醯膽鹼)的腦細胞退化,使得Ach的合成量減少,而產生記憶及認知功能的破壞。

amygdala杏仁核(ch.02,08 p.51,277):杏仁何在情緒的記憶及引發上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杏仁核受傷的動物會表現出異常的情緒反應。

brain lobes 腦葉(ch.02 p.54):每個腦半球中央有一條較為凹陷的的縱向凹槽,稱為「中央溝(central sulcus)」;另有一條由中央底部上昇至中間後往後水平延伸的凹槽,稱為「側裂溝(lateral fissure)」。神經科學家使用這兩條凹槽將惱半球區分為四個不同的「腦葉」。

Broca's aphasia 布洛卡失語症(ch.02 p.58)1861年,法國科學家布洛卡觀察到一位病人,該病人發聲器官正常(因為病人能正常地唱歌),但這位病人雖然了解他人語言的涵意、也能與人用手語溝通,但卻無法說出有意義的言語。布洛卡在他去逝後檢查他的腦,發現他的左半腦側裂溝前方靠近顳葉的地方受傷。後來,很多科學家也觀察到若病人的左大腦該區域受傷,也會出現相同的症狀。故後來,科學家將該區域稱為「布洛卡區」。

cell body 細胞體(ch.02 p.42):細胞是生物體的構造和生理的基本單位,卻不能因此認為所有的生物細胞都相同,即使在同一個個體內,也有因為分化而產生各式各樣外觀與功能不同的細胞,即使相同種類的細胞,也可能正在執行的生理工作也有差異,但是基本上彼此都有共同的基本構造。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中樞神經系統(ch.02 p.44):顧名思義,中樞神經系統就是位於人體中央的神經系統,它們包括腦以及脊髓兩個部分,這些神經系統全為中介神經元所組成,它們負責了訊息的協調、分析、記憶以及指揮,是人類行為的總司令部。

central sulcus 中央溝(ch.02 p.54):每個腦半球中央有一條較為凹陷的的縱向凹槽,稱為「中央溝(central sulcus)」。

cerebellum 小腦(ch.02 p.48) 小腦是位於後顱窩的腦組織。小腦在感覺感知,協調性和運動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正由於小腦的功能是「微調」運動技能,所以小腦的損傷不會帶來諸如癱瘓的嚴重症狀。小腦損傷的常見表現為反饋控制異常,協調性降低,平衡和姿態控制的喪失以及運動學習能力的喪失。

cerebral hemispheres 大腦半球(ch.02 p.54):大腦皮質是由左右兩個幾乎對稱的「大腦半球」所構成,左右兩個腦半球間有一條巨大的連合神經束「胼胝體(corpus callosum)」將其串連在一塊,「胼胝體」可以將其中一個半腦的訊息傳給另一個半球。

corpus callosum 胼胝體(ch2 p.54):大腦皮質是由左右兩個幾乎對稱的「大腦半球」所構成,左右兩個腦半球間有一條巨大的連合神經束「胼胝體(corpus callosum)」將其串連在一塊,「胼胝體」可以將其中一個半腦的訊息傳給另一個半球。

sociobiology社會生物學(ch2 p.69):研究遺傳及演化如何影響動物(包括人類)社會行為的一門學問。

Ch3

authoritarian parent威權型父母(ch.3 p.87):要求小孩絕對服從大人的規矩,嚴格懲罰兒童的犯錯行為。

autonomous morality自律的道德(ch.3 p.105):開始依賴自己對規則的了解與判斷來決定行為。

authoritarian parent 威權型父母(ch.03 p.87)要求小孩絕對遵從大人的規矩,嚴格懲罰兒童的犯錯行為。對小孩的要求極高,卻很少考慮小孩的能力或想法。

authoritative parent 民主型父母(ch.03 p.86):為子女訂定許多行為準則,但是會很細心地向小孩說明這些準則的意義,並且聽取孩子們的意見,顧慮他們的感受。民主型的父母雖然要求高,但是有彈性,會尊重孩子的想法與意見。

autonomous morality 自律的道德(ch.03 p.105):開始依賴自己對規則的了解與判斷來決定行為。

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自主對羞恥與懷疑(ch.03 p.97):在嬰兒的學習過程中,父母或照顧者如果多一點鼓勵與包容,嬰兒便有機會學習對自己行為的控制,並發展出初步的自信心,從而比較願意多方面嘗試自己的能力、探索新的事物;反之,如果父母或照顧者過分嚴厲,給予各種限制,或過分神經質,對嬰兒的行為大驚小怪,嬰兒容易對造成責備或緊張的行為感到羞恥,並因而對自己的行為控制能力產生懷疑,形成較退縮的性格。

blending phase 融合期(ch.03 p.102):婚後第一年稱為融合期,雙方彼此努力適應,互相配合彼此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步調。

conservation 守恆概念( ch3 p.91 )雖然形狀改變,但是能體會到質量沒有改變的認知。不具備守恆概念的小孩,會以為只要形狀改變了,質量也跟著改變。如果把數目相同一一並排的兩列黑白棋其中一列間隔拉長,小孩子會受排列長度的影響而認為拉長那一邊的棋子較多。這個時期小孩的思考,較受到視覺知覺的影響。

Conventional Morality 成規期(ch3 p.107):為道德發展的第二個層次,認同規範與規則的必要性,認為每一個人都要遵守規範才能獲得別人的肯定,也才能維持社會的既定秩序,此一層次的兩個階段分別為:乖男巧女取向(Good-boy or Good-girl Orientation)以獲得別人的認同與感情為首要考量;社會秩序取向;(social-order-maintaining morality)─以遵守規範、不妨害他人為首要考量。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具體運思期 ( ch3 p.92 ):當小孩逐漸獲得守恒概念,能同時處理幾個不同面向的訊息後,他開始能將具體事物轉化成心像,而在腦海裡將其加以計算、操弄、與轉換。例如,他能心算,能將算盤珠子放到腦海裡去打。他能夠回答「甲比乙高,乙比丙高,誰最高?」的問題,因為他會將經驗中的人物放到這些抽象的符號中。不過,他思考的抽像運用只限於具體事物的邏輯思考,對於複雜的抽象思考仍有困難。

consolidation stage 鞏固期( ch3 p.104 ):為生命階段與工作生涯的發展階段之一,在有成期之後(25-35),差不多花上十年的功夫,慢慢建立自己在這一行中的專業地位,並在下一個十年的鞏固期(35-45)鞏固自己的權威地位。

crystallization stage 結晶期(ch3 p.103):生命階段與工作生涯的發展階段之一。我們從年輕開始便嘗試以自己的興趣與能力為基礎,慢慢沉澱出心目中的理想志業,因此稱為結晶期(14-18)

deceleration stage 減速期(ch3 p.104):生命階段與工作生涯的發展階段之一。在將在退休的年齡時(60-65),慢慢不再有積極的工作動機而進入所謂的減速期。

defferred imitation 延宕模仿(ch3 p.89):大約在一歲半左右的兒童開始出現延宕模仿的能力,能夠模仿不在眼前或當下的人物行為。

egocentric自我中心(ch.3 p.90):以自己的直覺與感官知覺來認識這個世界,因此無法體會別人會有不同的知覺與觀點。

Good-boy or Good-girl Orientation乖男巧女取向(ch.3 p.107):以獲得別人的認同與感情為首要考量。

heteronomous morality他律的道德(ch.3 p.105):兒童的絕對道德觀並非以道德原則為基礎,而是以權威的教導與外在的限制為判準。

naive instrumentalk hedonism功利性互惠取向(ch.3 p.106):以自身利益為首要考量。

object permanence物體恆存(ch.3 p.89):了解到存在過的物體即使看不到、聽不見,仍然是存在的概念。

preference method偏好法(ch.3 p.83):提供兩個以上的知覺(視覺、聽覺或嗅覺、味覺等等)刺激,觀察嬰兒對這些刺激的反應是否有差異。

permissive parent溺愛型父母(ch.3 p.87):極端注意兒童感受,允許小孩自由表達想法與衝動,也積極滿足小孩的各種需求,但並不規範、約束兒童的行為,也不會要求表現。

Preoperational Stage運思前期(ch.3 p.90):這階段的小孩開始具備以符號表徵具體事物的思考能力,能夠將具體事物轉化為抽象的符號或心像,並以之作為與人溝通的方法。

pretend play想像遊戲(ch.3 p.90):家家酒、扮醫生、當老師,能夠對非現實的情境、不同人物的角色行為進行假想性的推論。

punishment-and-obedience orientation懲罰與服從取向(ch.3 p.106):凡事以權威為依歸,以避免受罰為主要考量。

sibling rivalry手足競爭(ch.3 p.87):親密的兄弟姊妹潛在的衝突關係,可能互相競爭父母的注意與關心,也會競爭玩具、有限的資源(如食物、衣服等),以及競爭自我表現的機會。

social-order-maintaining morality社會秩序取向(ch.3 p.107):以遵守規範、不妨害他人為首要考量。

Ch4

attunement 適應發展(ch.04 p.124):有些行為必須依賴經驗,經驗會改變發展的結果。例如,有聲樂訓練才可能發展為聲樂家。

adoption study養子女研究(ch.4 p.117):以沒有血緣關係的養父母與養子女為對象,結果顯示養子女與養父母在智力及某些人格特質上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avoidant attachment 逃避型的不安全依附關係(ch.04 p.138):有些母親在態度上可能排斥嬰兒,嬰兒能感受到母親的不關心(或甚至厭惡),自然的反應是避免與母親接觸。

assimilation同化(ch.04,15 p.127,524)將外界新刺激納入現有概念的認知活動,換句話說,就是以既有的認知結構去認識新的情境。

active genotype/environment correlations主動型的基因/環境影響(ch.04 p.121)無可否認的,不同基因表現型的特質可能引發不同的反應與對待,例如,長得可愛甜美的小孩與外表毫不討喜的小孩,無論在家庭或學校,所受到的注意與善意,可能就十分不同,因而讓小孩在人際關係的發展上,有了十分不同的基礎。

accommodation調適(ch.04,15 p.127,524):調整現有概念以配合新外界刺激的認知活動,舊有的認知架構為了因應新的事實或情境,必須調整或改變。

avoidant attachment逃避型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ch.4 p.138):有些母親在態度上可能排斥嬰兒,嬰兒能感受到母親的不關心(或甚至厭惡),自然的反應是避免與母親接觸。

advent batter吹牛男爵型( ch.4 p.139):這種父母可能只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傷害子女。美國曾經有一個案例,一個母親連續殺害八個子女,只為了每殺害一個子女就會因「又一個嬰兒猝死病例」而在報紙上出一陣風頭。

altruistic murder利他型( ch.4 p.139):父母自己想自殺,怕留下年幼的子女會受人欺負,因此帶著兒女一起自殺。

critical period關鍵期(ch.4 p.121):某些特定行為的發展,在特定時間內須要特定的環境刺激,錯過了這一段時期,便無法發展出該行為。

cumulative deficit effect匱乏累積效果(ch.4 p.123):經歷不利情境的兒童智力表現明顯落後未經歷這些不利情境的兒童,同時,經歷得不利情境數量越多,智力表現就越差。

cognitive equilibrium認知均衡(ch.4 p.126):個體內在認知結構足以應付外在環境的穩定適應狀態。

cognitive disequilibrium 認知不均衡( ch4 p.126,127):一旦個體察覺到新的外界訊息並不符合自己既有的認知概念時,便會產生認知不均衡的狀態,而必須修正或調整自己原有的認知概念,以便回復認知均衡狀態。

conditioning 制約( ch4 p.133 )制約是心理學與動物行為學中的一種現象,可分為:古典制約(巴甫洛夫提出的行為改變模式,又稱經典條件反射,使個體產生原先非自願的行為的作用。)和操作制約(操作制約是作用於原先已經自願進行的行為,使其增強。)

critical period 關鍵期(ch4 p.121):某些特定行為的發展,在特定時間內須要特定的環境刺激,錯過了這一段時期,便無法發展出該行為。

cumulative deficit effect 匱乏累積效果(ch4 p.123)經歷不利情境的兒童智力表現明顯落後未經歷這些不利情境的兒童,同時,經歷得不利情境數量越多,智力表現就越差。

evocative genotype/environment correlations喚起型的基因/環境影響(ch.4 p.121):無可否認的,不同基因表現型的特質可能引發不同的反應與對待,例如,長得可愛甜美的小孩與外表毫不討喜的小孩,無論在家庭或學校,所受到的注意與善意,可能就十分不同,因而讓小孩在人際關係的發展上,有了十分不同的基礎。

emotional attachment情感依附(ch.4 p.137):嬰兒在七個月之後會對特定大人(例如,母親或褓母)表現出明顯的偏好,發展出特定的情感依附關係。

gender stereotype性別刻板印象( ch.4 p.144):成人不僅處處規範自己子女的行為舉止、價值取向、感情控制等等要符合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待,在對待一般兒童時,也以性別刻板印象的知覺助益男生與女生不同的特質,以致造就了不同特質的增強與抑制,使得性別差異與性別認同都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更形明顯與穩固。

gender identity性別認同( ch.4 p.143):兒童對於性別角色與行為分類的基本架構,自然而然表現出一致性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

he Flynn Effect弗林效應(ch.4 p.125):人類所有的發展都受遺傳與環境的影響,而經驗是決定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智力發展也不例外。從1940年後,人類智力平均每十年成長18個單位,此為弗林效應。

internal working model內在工作模式( ch.4 p.137):認知表徵的核心部分,對其日後的朋友關係、親密關係產生深遠的理想。

interactional synchrony同步的互動關係( ch.4 p.138):與嬰兒有良好依附關係的母親,通常對嬰兒有正向感情與接納態度,能隨時注意到嬰兒感興趣的活動,並不斷引導嬰兒注意新的事物。

resistant attachment抗拒型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ch.4 p.138):如果母親(或照顧者)十分情緒化,時而熱情,時而冷漠,會讓嬰兒無法預期母親的行為而顯得焦躁易怒,發展出希望母親注意,卻又必須常常抗議未受注意的抗拒型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secure base安全堡壘( ch.4 p.137):有安全依附關係的人(如母親)在身邊時,敢於放膽探索環境、接觸外人。

sensitive period敏感期(ch.4 p.121):指發展特定行為的最佳時期,因為在此時期個體對特定環境刺激會特別敏感、有反應。

separation anxiety分離焦慮(ch.4 p.137):嬰兒表現出怕生的現象,特別不願意與依附對象分離的傾向。

secure attachment安全依附關係(ch.4 p.137):嬰兒對母親有基本的信賴感,母親離開時,相信母親必然回來,因此不會太焦慮。

spouse revenge報復配偶型( ch.4 p.139):這種類型的父母通常是為了報復另一半對自己的不鐘而一時衝動,或對另一半的冷淡遷怒子女兒視子女為眼中釘。

self concept自我概念( ch.4 p.140):透過人際互動,幼兒不僅逐漸發展出穩定的人際反應模式,也會根據他人對自己的反應,慢慢發展出對自己的看法。

self esteem自尊( ch.4 p.140):自我概念中帶有評價性的看法,以及伴隨著這看法而來的情緒性反應。

same sex preference同性偏好、sex segregation性別隔離( ch.4 p.144):喜歡跟自己的同性別的同儕互動勝過於跟異性同儕互動。

twin study雙胞胎研究(ch.4 p.117):以同卵雙胞胎為對象,觀察這些雙胞胎在行為發展上的相似性與差異性,來了解遺傳對行為影響的研究方法。

unwanted child排斥子女型( ch.4 p.139):子女是預期外的結晶,父母常會認為子女的誕生阻礙了許多原本可以實現的計畫而心生不滿。

Ch5

attention注意(ch.05 p.164):我們的感官系統幾乎隨時都接受到外界大量的刺激,這些訊號的數量遠超過人們認知系統所能掌握,故我們僅能選擇性的去處理部分的輸入的內容,而抑制其他的訊息,這個歷程即是所謂得注意。

absolute threshold感覺閾、絕對閾( ch.5 p.149):外界刺激的物理能量必須超越某個最小值,方能被感覺器官所感知。

auditory nerve聽神經( ch.5 p.160)將毛細胞的神經衝動帶離耳蝸傳導致大腦半球的顳葉之聽覺皮質區,對聽覺訊號做出分析及辨識。

automaticity 自動化(ch.05 p.166):雖然人們多半能依據自我的動機或興趣,主動選取知覺的目標,然而,當外界的刺激很鮮明(強度很大、很不尋常時),或者是個人非常熟悉的訊息出現時,不管當時我們正注意何種訊息,都會不自主地將注意力轉移至該刺激上。我們稱此不能抑制自動喚起的知覺歷程為知覺的自動化。

blind spot盲點( ch.5 p.153):中央小窩下方有一塊區域,是視神經傳出眼球的通道,此處對光完全沒有反應,稱為盲點。

bistable or reversible pattern 雙向或可逆圖形(ch.05 p.171):有時兩類視覺元素組成圖形的力量相當接近,便會產生不穩定的圖形背景組織;例如下圖,既可將中央的白色部分看成圖形而覺知到一個花瓶,亦可以將兩旁的黑色部分視為圖形,而看到兩個面對面的側面人孔。

Clus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 群聚組織原則( ch5 p.166 ):將空間中元素視為同一個集合或群組的原則。完形學派最早提出知覺群聚的原則,故這些原則有時也稱為知覺的完形組織原則(Gestalt organization)

Cochlea耳蝸( ch.5 p.160):蜷曲的管狀組織,其中充滿了液體。當內部的液體隨著聲波振動時,會使得耳蝸內的聽覺接受器(毛細胞)彎曲,將機械性的振動轉換為神經的活動。

Cochlea耳蝸( ch5 p.160 ) :是內耳的一個解剖結構,它和前庭迷路一起組成內耳骨迷路。耳蝸的名稱來源於其形狀與蝸牛殼的相似性。耳蝸是外周聽覺系統的組成部分。其核心部分為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是聽覺轉導器官,負責將來自中耳的聲音信號轉換為相應的神經電信號,交送腦的中樞聽覺系統接受進一步處理,最終實現聽覺知覺。耳蝸的病變和多種聽覺障礙密切相關。

Cornea 角膜(ch5 p.152):為眼睛前方透明的微型薄膜,光線由此進入眼睛。

cone 錐細胞( ch5 p.153 ):視網膜上的光線感受器。錐細胞具備色彩視覺能力,也負責看清影像的細節,但必須在光線充足下方能順利運作。

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相對推論理論(ch15 p.513):描述人們如何從他人的行為,推論其相對應的性格,這個理論帶動了後續許多「行為語言」的研究與探討。

difference threshold差異閾、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洽辨閾( ch.5 p.149):兩個刺激的物理能量差異必須大於此量值,人們方能感覺到兩者是不同的

Fechner’s law費希納定律( ch.5 p.150)S=c×logI,物理強度與心理感覺間存在對數關係,但是其定律有極限,並不符合所有的情境。

fovea中央小窩( ch.5 p.153):位於水晶體正後方的網膜上一點,此處是感受器最密集的地方。

hair cell毛細胞( ch.5 p.160):為聽覺接受器,將機械性的振動轉換成為神經的活動。

Iris虹膜( ch.5 p.152):眼珠中有顏色的部分。

Lens水晶體( ch.5 p.152):角膜後方橢圓形的透明組織,水晶體能改變形狀使不同距離物體的光線聚焦於眼睛後方的視網膜上。

optic chiasma視交叉( ch.5 p.153):眼球視神經交叉分成兩條路線型近所交會的地方。

olfaction嗅覺( ch.5 p.162):外界氣味分子溶解在鼻道的黏膜層中,接觸到嗅感受器所引發的感覺。

Pina 耳廓( ch.5 p.160):圍繞耳道的軟骨摺疊位稱為耳廓。當聲波碰擊倒耳廓,便會被反射和減弱,這些改變提供了額外的訊息去幫助腦部確定聲音來臨的方向。

Pupil瞳孔( ch.5 p.152):為角膜及水晶體間的圓形開口,瞳孔直徑會隨著光線強弱調整,以維持不同光度下視像的清晰。

psychotic精神錯亂型( ch.4 p.139) :一些患有精神病的父母,會因為被害妄想或幻聽、幻覺而加害子女。例如他可能聽到一個聲音告訴他:「你把嬰兒拋出窗外,就可拯救人類。」

retina視網膜( ch.5 p.153):視網膜上含有兩類的光線感受器­:桿細胞及錐細胞,此兩類感受器能將光能轉換成神經脈衝,引發視覺經驗。

rod桿細胞( ch.5 p.153):對光線相當敏感,能感受到相當微弱的光,但無法分辨各種色彩,所以桿細胞適合在夜晚光線不足下視物。

sine wave正弦波( ch.5 p.159):為最簡單的週期波,其每一瞬間的波形為正弦或餘弦的函數形狀。介質中各質點未振動時的位置稱為其平衡位置。當波通過時,質點以其平衡位置為中心作簡諧運動。

Weber’s law韋伯定律( ch.5 p.149):差異閾與刺激強度的比值為一個恆定常數。

Ch6

activation-syntheis hypothesis活化─整合假說(ch6 p.200):主張夢境是睡眠中大腦活動的主觀覺知,此理論指出腦幹接收最初感覺與運動的訊息,並聯合部分大腦皮質的情緒部門,一起形成夢的原始景象。

Amnesia失憶症(ch.06,08 p.189,274):大腦半球邊緣系統中的海馬迴受到損傷,所引起的失憶症患者可以記起創傷發生之前的事件,也擁有正常的短期記憶,但卻無法技藝創傷發生之後的事件。如果缺少了一個完整的海馬迴,則經驗就不能有意識的儲存了。

Amphetamines安非他命(ch.06 p.213):在人類身上產生的效果類似於古柯鹼,它的效果是藉由釋放神經傳導物腎上腺素而產生的,少量服用能增加敏捷性與精力並減少食欲,因為這個理由,曾作為減肥藥的處方。過度服用會產生中毒、妄想、混淆和幻覺,用藥過度會因為呼吸困難或體溫調節失控而死亡。

Blindsight 盲視(ch.06 p.187):意識分離的其中一個例子就是盲視。位於枕葉的第一視覺皮質受到損傷可能造成失明,但假若位於第一視覺皮質區後端的第二視覺皮質沒有受到損傷,則此病人可能可以對刺激做反應,雖然他宣稱沒有看見任何視覺刺激。舉個例子來說:Weiskrantz測試一位切除腦瘤的病人,由於腦瘤長在右邊的視覺皮質,所以導致他左視野失明。

biological rhythm 生理節奏(ch.06.p190):身體受到自然規律的影響,每天都有清醒到睡眠,再從睡眠到清醒這樣規律的變化,這種週期性活動稱之為生理節奏。

circadian clock 日鐘(ch.06 p.191):研究顯示,下視丘有一個特別的區域稱為上視交叉神經核(suprachiasmatic nuclei),此部位含有一個日鐘(circadian clock),其輸出的訊號使大腦的其他部位同步化,也因此使身體各部的運作同步,進而讓身體與環境中的熱量、光暗週期協調,故上視交叉神經核在控制日夜節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circadian rhythm 日夜節奏( ch.6 p.190 ):許多生理功能都有週期性的運作且大多以二十四小時為一週期,我們稱之為日夜節奏。

cocaine古柯鹼( ch6 p.212 ):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初始效果是急遽的愉悅和幸福感,它專門阻斷腎上腺素的自然破壞,使得使用這種神經傳導物質的神經突觸更加活動。使用者會感到刺激、多嘴且精力充沛。服用更多的古柯鹼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較低區域,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呼吸快且深,一段時間之後,使用者會有混淆、焦慮、言語扭曲、妄想或幻覺。如果未能服用更多的古柯鹼這些症狀會消失,但伴隨的是頭痛、頭昏眼花、昏厥以及因極度疲倦而引起冗長且深沉的睡眠。

concentrative meditation 專注式的靜坐冥想( ch6 p.205 ):是指靜坐時心勿旁顧,將意識活動專注於眼前的一個目的物,從而排除環境中一切外在刺激的干擾,藉以達到暫時忘卻自我,忘卻一切煩惱,忘卻外在世界的超脫境界。

consciousness 意識( ch6 p.184 )意識是一個包括多種概念的的集合名詞,其涵義係指個人運用感覺、 知覺、思考、記憶等心理活動,對自己的身心狀態與環境中人、事、 物變化的綜合覺察與認識。
  個人所察覺與認識的經過,就是意識歷程,也就是意識經驗的意思。 在意識歷程中,當個人對內在與外在一切變化的覺察與認識時,常隨當時注意程度的不同,而經驗到不同的意識層面。
意識的類別:

(1) 無意識指個人對其內在或外在環境中一切變化無所知與無所感的情形。例如:因外在環境中可受器官感應範圍的一切事物,也不能使人產生意識。
(2) 前意識是指某些訊息的內容,雖然當下仍無法被覺察到,但他們卻會處在一種準備的狀態,他們會比其它訊息更容易覺察或提取。
(3) 潛意識指潛藏在意識層面之下的感情、慾望、恐懼等複雜經驗,因受意識的控制與壓抑,致使個人不知覺的意識。潛意識是精神分析論中的重要概念。

Ch7

attitudes態度(ch.07 p.238):指對事情的看法和採取的主張或立場,事實上,我們的各種態度大部分是透過正統條件化學來的。

appetitiveconditioning欲求的條件化(ch.07 p.236):當我們使用食物、糖水等作為無條件刺激時,由於這類刺激是受試者(如飢餓的狗、口渴的老鼠)所欲求的,因此,這類的條件話稱為欲求的條件化。

autism自閉症(ch.07 p.251):自閉症是生理上不明顯,故此斷症需要完整的身體和神經評估。自閉症必需要三歲前出現社會互動、言語及社交溝通遲緩發展。

appetitive conditioning 嫌惡的條件化(ch.07 p.236):當用電擊、令人害怕的巨響作為無條件刺激時,這種條件化就稱為嫌惡的條件化。

aversive stimulus 嫌惡刺激(ch.07 p.237):個體因自發性反應形成一種刺激情境,類似情境若在出現時,個體同類反應即減弱,甚至不再反應,此刺激即視為嫌惡刺激。

avoidance learning 迴避學習(ch.07 p.249):一種學習模式,指某種行為能夠造成一些令人厭惡的刺激停止。

backward conditioning 後向條件化(ch.07 p.228):後向制約,無條件刺激(US)先於條件刺激(CS)出現的條件化程序。

classical conditioning 正統條件化( ch7 p.225 ):又稱古典制約,是一種學習歷程,在此歷程中,經由與某刺激重覆配對的歷程,一個原為中性的刺激辨得與該刺激產生連結。

cognitive map 認知地圖( ch7 p.260)能夠用環境繪圖的心理模擬方式找到與自己的位置關係,也就是說他可以用他所對這個環境的認知去判斷自己與目標物的存在點在哪裡並且會試圖找到可以到達的路。

commonsense psychology 常識心理學( ch7 p.221):常識心理學試著要從每個人的內省,去建立心理學知識,因為它假設一切行為都起因於心裡頭發生的某些事件。在這個領域哩,用來解釋人的行為的是,「喜歡」、「希望」、「打算」等等日常用於描述各種主觀心理狀態的名詞。假如一個小孩子在夏日午後蹲在池塘邊,看到一隻青蛙伸出長長的舌頭試圖將一隻蚊子鉤進嘴裡,他會說,青蛙「喜歡」吃蚊子,因此「打算」用舌頭將蚊子鉤進嘴裡去。這些話依據的正是他的常識心理學,反映的思考方式則是一種稱為心靈主義(mentalism)的思考方式。

conditioned reflex 條件反射( ch7,10 p.237,368 )條件反射的提出者是巴夫洛夫。他在每次餵狗食物的同時都會搖鈴,經過了二十到四十次的結合後,即使不給食物,狗只要聽到鈴聲也會出現唾液分泌的現象。因此,他提出了神經系統條件反射學說,即狗聽到鈴聲後會分泌唾液是一種條件反應。
條件反射因為是經驗過的,所以會先在大腦中找到相關的經驗,再傳給反射中樞而負責傳出指令的運動神經,可分為自律(主)神經和體神經,當你的動作不是"大腦"可以叫你做的(如腸的蠕動),就是自律神經控制的了。

conditioned reinforcer 條件強化物( ch7 p.251 ):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斥著條件強化物,金錢、支票、分數、文憑、身分、地位等,都是條件強化物。這些條件強化物在日常的學習中,甚至比原級強化物(如食物、飲料等)更重要,功能也更強大。主要的理由是,它們常常同時和好幾種原級強化物有關,而且常常無所不在,運用上都十分方便。譬如說,金錢幾乎可以換成任何物品(因此這些物品都是它的原級強化物),又攜帶方便,因此,成了最常用的條件強化物。

conditioned response,CR 條件反應( ch7 p.228 ):條件化歷程中包含了無條件刺激和可重複的中性刺激。無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能夠引起無條件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UR),且不需要經過學習。條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則是能夠引起條件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CR)的初始中性刺激(neutral stimulusNS),這是需要學習的。由CS所引發的反應,雖然跟UR是同一類的,一般而言,在強度上卻比UR稍弱了一點,因此另稱條件反應,簡稱CR

conditioned stimulus,CS 條件刺激( ch7 p.228 ):條件化程序中需要一個可以控制的中性刺激,譬如說一段鈴聲、一只亮起來的燈泡,一陣加諸於受試者手指頭的震顫等等。這些中性刺激必須與US配對數次(或數十次)之後,才能引發原先只有US才能引發的反應,也就是說只有在這個特定的條件下,這些中性刺激才能引發他們原先不能引發的反應,這類刺激就稱為條件刺激,簡稱US

continuous reinforcement 連續強化( ch7 p.246):強化的觀念有助於我們了解學習的關鍵因素,譬如說,強化方式的安排、強化物的性質等。所謂強化方式指的是,強化的頻數、時間間距的不同安排等。譬如說,在實驗中,老鼠每次壓桿都可以獲得食物丸子,這種強化的方式稱為連續強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